[发明专利]自然动力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3329.5 | 申请日: | 201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奇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动力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纵观目前各个产业对现有动力的依赖程度,电作为清洁动力已于人们息息相关,于电相关的设施遍布各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因此,自然动力技术(专利申请号:200910215693.5)用来发电,将是首选;本专利就是自然动力技术的延伸,一种不消耗其它资源的发电设备:自然动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鉴于目前原始动力的匮乏和现有动力对自然界其他资源的依赖程度以及为争夺这些有限的资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本发明旨在探求全新动力,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之道。
发明内容
自然动力技术本人已经申请专利,处于公开状态;是一个通过:1 重力,2 磁力,3 浮力的转化产生动力的技术,而自然动力发电机则是自然动力技术的衍生运用,其原理就是利用水的浮力原理:质量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沉,质量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浮;把一个重力装置在电磁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下转化成能沉能浮的构件输出动力,再由结构本身的杠杆放大到理想的程度。
下面通过计算详述自然动力发电机的发电过程:
整个系统的关键点就在结构前端的浮力发生器上。第一步,计算作用在浮力发生器上的重力,包括:1 连接杆件,横向和竖向合计在4~8米,要求钢构件,以6米计,横向4米竖向2米,以直径100毫米厚度4毫米圆管计重,(每米10kg),4/2*10+2*10=40kg,2 电磁铁外罩和连接件,不锈钢制品,估计约重2.5kg,3 电瓶及脉冲自控开关,估计约重2.5kg。4电磁铁,估计5kg,5 磁铁块,2kg,6 防水布,约5kg,7 雨布撑杆,约计5kg;七项合计:62kg;而要把这62kg的重量从水中浮起来,必须增加装置使得这一组钢构件的质量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为保证足够的浮力,人为扩大2倍:120kg。而要产生120kg的排水量,就要使得防水雨布产生与120kg水同样的容积,即:0.12立方米,里面由空气填充。第二步,计算浮力发生器的容积。我们把浮力发生器的前端设计成伞状,伞状的开合端和磁铁块连接,通过电磁铁和磁铁块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个伞状物处在人为的操控中。现在已经知道,要求这个伞状打开的容积是:0.12立方米,由于电磁铁和磁铁块的作用距离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这个圆锥体通过电磁相互作用开合的高度有限,暂定为:0.2米,再加上顶端固定高度0.5米合计0.7米。故有:1/3s*0.7=0.12,s=0.12*3/0.7=0.5平方米,半径为:0.4米。这就是浮力发生器前端伞状椎体的相关尺寸,外用防水雨布包裹,和电磁铁外罩相连接密封。
以上两步为自然动力发电机的关键设计,通过浮力、磁力的相互转换,把60kg的重力变成了上下运动的动力源,杠杆设计以4比1计,传递到末端的力为:60*4/1=240kg,这么大的力用曲轴转化为转距最适合带动低转速,大扭矩,大功率的发电机,其他参见说明书附图,附图以三维方式展示,比较直观,详细工艺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自然动力发电机全景图;
图2是自然动力发电机的后部示意图;
图3是自然动力发电机前端浮力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奇,未经张明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