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赋形矩阵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2998.0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慎发;鲍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赋形 矩阵 发送 接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2年2月6日,申请号为201210025585.3,发明名称为一种波束赋形矩阵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均已在本申请中体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赋形矩阵的量化反馈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MIMO系统中,接入点和用户站点采取空间复用的方式使用多根天线来获取更高的速率。相对于一般的空间复用方法,一种增强的技术是用户站点反馈信道信息给接入点,接入点根据获得的信道信息使用一些发射预编码技术,从而提高传输性能。
MIMO系统中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有多种。IEEE 802.11n提出了一种量化反馈波束赋形矩阵的方案,接入点发起反馈请求,用户站点反馈量化的MIMO信道上的子载波的波束赋形矩阵(也称为v矩阵),接入点以此计算预编码矩阵Qk。
为了便于描述V矩阵的量化反馈过程,以下将用户站点称作发送端,将接入点称作接收端,量化反馈的具体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
步骤S101:发送端计算子载波的波束赋形矩阵V(k)中各元素的实部和虚部中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