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干粉料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712.9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廖娟;宋中南;张涛;石云兴;戢文占;王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8/04;C04B24/26;C04B2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粉末 混凝土 干粉 料及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干粉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最初于90年代由法国Bouygues公司发明,经过特定工艺条件生产出来,具有超高强度、优异耐久性的特点,在石油、核电、市政、海洋及军事设施等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应用工程主要有加拿大魁北克省的Sherbrooke,世界上第一座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人行天桥,法国Cattenom核电站、韩国首尔一座拱型人行天桥等工程,我国则主要应用于高铁客运专线人行道盖板、挡板以及一些军事设施等,在其他领域应用的近年来逐渐增多。
该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一种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与普通混凝土、干粉砂浆产品在性能和应用方面有很大差别。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超高抗压、抗折强度,以及优异的耐久性,骨料最大粒径仅0.63毫米,即可热水养护又可自然养护。该材料与目前市场上众多品种的干粉砂浆相比,除都属于粉末颗粒状产品及使用方法相同外,其功能迥然不同。干粉砂浆主要有外墙外保温砂浆、防水抗裂砂浆、砌筑砂浆等,品种繁多,主要是用作功能材料,以砌体及防水等工程居多。而活性粉末混凝土主要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作用与普通混凝土相同,不过是用于大跨度的桥梁、核电工程、超高层建筑等特殊耐久性要求高的工程而已。
目前活性粉末混凝土在国内的应用主要是采用原材料直接在工厂制作预制构件产品,预制品在工厂热养护后,直接作为成品用于工程现场的施工安装,这种产品只能用于某些工程领域,如高铁、市政工程等,而对于施工现场有现浇要求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干粉料产品国内还没有。现有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技术在应用时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拌合物流动度不大,普通施工工艺在现场难以浇筑成型或很难实现应用于某些空间狭窄的工程部位。
(2)、引气量大,混凝土匀质性差,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3)、通常采用热养护,自然养护强度不高。
(4)、采用在现场称量多组分原材料,配比控制不准确,质量难保证。
(5)、混凝土构件表面有较多的气孔,感观质量不好。
这主要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水胶比范围在0.16~0.25左右,拌合物粘度大,流动度小,常规的搅拌工艺及成型工艺很难制备。此外,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原材料组分复杂,质量及称量精度要求高,现场施工质量很难保证,多采用热养护达到增强的目的。而现有引气剂、消泡剂等外加剂均采用液态产品,难以实现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及施工性能。
以上特点,决定活性粉末混凝土技术主要应用于预制构件,使得其在非预制工程领域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国内只有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还没有活性粉末混凝土干粉料相关产品及相关技术标准,同类技术迄今也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干粉料及其使用方法,要解决现有活性粉末混凝土多组分在现场配比不准确、质量难控制、匀质性不好,影响工程应用及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活性粉末混凝土拌合物流动度不大,现场制备、浇筑困难,自然养护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干粉料,它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如下:
水泥 25%~55%;
掺合料 5%~20%;
细骨料 30%~60%;
微粉料 5%~20%;
超塑化剂粉末 2~5%;
引气剂粉末 1~3%;
消泡剂粉末 0.2~1%;
纤维 0%~25%。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所述掺合料为硅灰、二级粉煤灰或矿渣粉。
所述细骨料为石英砂、河砂或机制砂,粒径为0.16~0.63mm。
所述微细粉为300目~400目的石英粉或微矿粉。
所述超塑化剂粉末为聚羧酸盐类超塑化剂粉末或氨基磺酸盐类超塑化剂粉末,减水率达到35%以上。
所述引气剂粉末是为烷基和烷基芳烃磺酸盐类引气剂粉末或脂肪醇磺酸盐类引气剂粉末。
所述消泡剂粉末为有机硅类消泡剂粉末、高级脂肪醇类消泡剂粉末或聚醚类消泡剂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