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路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1318.3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4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韩建伟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方向发展要求构建合理的体系架构、实现端到端的标准化、提升用户体验、结合运用新技术等。在三网融合发展趋势的推动下,IP城域网需要具备承载丰富的自营精品业务的能力,如IPTV、虚拟专网、以太网专线等,在为用户提供简单带宽服务基础上还要保证业务的体验感。因此精品业务承载的关键技术要点是网络故障快速恢复、安全、稳定性等。
在该技术背景下,传统的IPTV业务逐渐被新的IPTV相关技术替代,这就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融合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istributed Network,简称为CDN)技术。融合CDN是当前互联网实现内容传递的主流技术,CDN的核心是将中心的内容和服务推送到网络边缘,使得用户在最近的地方获取服务,这一方面保证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缩短了网络距离)和服务可用性(服务能力分布化),另一方面也缓解了骨干网络带宽的压力。
由于CDN对大规模内容服务,特别是对流媒体服务性能有很明显的提升,近年来,CDN得到迅速的发展。在现网应用中,CDN设备接入IP城域网的边缘节点,通过BN网络实现用户与中心在线内容库实现端到端的互动,并通过CDN设备streamer和存储的功能,实现更高质量的流媒体获取体验。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CDN组网示意图,图中的方框表示CDN,如图1所示,CDN设备作为末端用户的接入侧,与IP城域网的边缘节点路由器(Service Router,简称为SR)(或者宽带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简称为BRAS)、switch)相连,通过承载网的核心节点、CN平面,实现用户与集团在线内容库端到端的链接。以IPTV为例,对于用户的流媒体请求,简单来说,流程如下:
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为UI),也就是主菜单对某个流媒体内容进行请求,家庭的IPTV终端机顶盒(Set-Top Box,简称为STB)采集到相关信息后将请求报文上送,请求报文到达CDN设备后,CDN进行判断,如果本端的内容库有相关内容,就直接下发,如果没有相关部分内容则继续上送请求。当请求到达调度中心后查找相应的内容所在库位,并将该内容服务器地址返回给请求STB,请求STB再发起媒体请求服务,最后由内容服务器端将内容下发。
由于CDN设备接入的用户规模巨大,CDN设备与SR设备之间通常用一条或者几条吉比特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简称为GE)链路连接。CDN设备上通过一定的策略配置,当通过CDN设备向上请求的用户报文超过GE链路的带宽时,会被其他GE链路承担,以保证用户请求报文上送的质量。
在整个请求上送和内容下发过程中,需要经过不同链路间的报文传递,鉴于网络对用户体验的要求,各链路的传递需要有良好的链路连接检测和故障恢复能力。
目前,对于CDN设备接入SR侧的链路连接检测,常采用的手段是PING检测。
PING检测功能是利用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简称为ICMP)的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se)报文,检测目的地的可达性。
通常做法是,在CDN设备上通过脚本配置,规律的向SR发送ICMP报文,实现PING检测功能。当正常的收到SR返回的ICMP response报文,则认为链路正常,否则链路失效。但是这样的做法需要被监测目的设备开放了ICMP业务或者说关闭了PING防护功能。因此在CDN设备上直接通过PING检测链路状态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
当SR设备配置了PING防护功能时,CDN侧发送的PING检测ICMP报文request可能就无法得到正常response应答报文,CDN设备便会认为此链路失效。但是又由于目前CDN设备PING检测只是检测并未实现功能模块联动,比如备份链路切换,比如链路带宽、流量控制等,就可能造成用户请求报文丢失、报文拥塞等,影响用户体验质量,也就违背了三网融合要求的构建合理体系架构、提高用户体验的要求。
下面介绍一下PING防护功能,其一般情况下是防止设备遭受PING攻击,而PING攻击其原理是发送者A向接收者B发送一些尺寸超大的ICMP(PING命令使用的是ICMP报文)报文对其进行攻击(对于有些路由器或系统,在接收到一个这样的报文后,由于处理不当,会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或重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