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采工作面运输机头转载机尾电缆拖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1172.2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杨五五;王斯龙;赵斌;杨士军;韩荣;杨志强;李伟;王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新唐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1 | 分类号: | F16L3/01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700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运输 机头 转载 机尾 电缆 拖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综采工作面运输机头转载机尾电缆拖动装置,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运输机头转载机尾拖电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回采作业中运输机和转载机通常呈90°垂直布置,它们间的联接电缆在垂直曲力的作用下便容易被扭损,设备移动时,在摩擦力的介入下更加剧电缆的损伤,甚至在较大的扭曲力作用下将电缆强行弯曲坠入转载机溜槽。
在日常作业生产过程中高压进油管和回油管在泵站压力的驱使下会产生强烈的抖动,这使得它们与转载机、挡煤板产生强有力的摩擦极易造成液压油管磨损,减短了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的两种情况,不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出现上述问题时,需要停机检修,影响了工作效率,带来经济效益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灵活运动、防止电缆及液压管折损的综采工作面运输机头转载机尾拖电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采工作面运输机头转载机尾电缆拖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滑道、转动轴和滚轮,滑道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滑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活动座呈U形,活动座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活动座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四个销轴分别套装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内,四个销轴上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滑道的底面上;活动座的底板中部设置有第五通孔,转动轴的一端套装在第五通孔内,托架呈U形且通过螺母安装在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托架位于活动座的下方。
所述活动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固定有筋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可以在滑道内自由移动的活动座,以及使托架与活动座之间可以自由转动的转动轴,无论转载机移动,还是运输机移动,保证了托架能随着电缆及液压油管的角度变化而转动,能够有效防止电缆及液压油管的折损,不但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减少了停机维护电缆和液压油管,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综采工作面运输机头转载机尾电缆拖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1为第一支撑架,2为滑道,3为第二支撑架,4为转动轴,5为滚轮,6为活动座, 7为第一侧壁,8为第一通孔,9为第二通孔,10为第二侧壁,11为第三通孔,12为第四通孔,13为销轴, 14为第五通孔, 15为托架,16为螺母,17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综采工作面运输机头转载机尾电缆拖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3、滑道2、转动轴16和滚轮5,滑道2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滑道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3;活动座6呈U形,活动座6的第一侧壁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活动座6的第二侧壁1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1和第四通孔12,四个销轴13分别套装在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三通孔11和第四通孔12内,四个销轴13上均安装有滚轮5,所述滚轮5位于滑道2的底面上;活动座6的底板中部设置有第五通孔14,转动轴4的一端套装在第五通孔14内,托架15呈U形且通过螺母16安装在转动轴4的另一端,所述托架15位于活动座6的下方。
所述活动座的第一侧壁7和第二侧壁10之间固定有筋板17。
将工作面数根电缆及液压油管绑扎后,穿在托架15内,滑道2两侧的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3固定在转载机上。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可以在滑道2内自由移动的活动座6,以及使托架15与活动座6之间可以自由转动的转动轴4,无论转载机移动,还是运输机移动,保证了托架15能随着电缆及液压油管的角度变化而转动,能够有效防止电缆及液压油管的折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新唐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中新唐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