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碳包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1136.6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5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正极 材料 lifepo sub 碳包覆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合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碳包覆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正极材料又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磷酸铁锂作为新一代动力电池材料正倍受关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约170mAh/g),无毒,原料来源广泛,工作电压平稳,结构稳定,热稳定性好,安全性极佳,高温循环性能好等优点。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可做成任意的形状,是一种理想的储能设备。
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车电源,是电动车发展的方向。这就对电池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其倍率性能,而材料的导电性是影响其倍率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众所周知,LiFePO4的导电性很差,这就限制了其大倍率放电,从而限制了其在动力电池的应用。为了提高LiFePO4材料的导电性,人们用碳对材料表面进行包覆,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但是,目前碳包覆的方法局限于要么直接在原料中添加有机/无机碳源,要么形成溶胶凝胶体。这些方法一般包覆的效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导电活性高的石墨碳含量不易控制。
现有的磷酸铁锂碳包覆制备技术中,碳源有采用脂肪链的有机物(如专利号为200710156819.7的发明专利),也有采用易分散的表面活性剂作为碳源。但是使用这两种碳包覆的石墨化碳含量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导电的能力。含芳香环的羧酸化合物中含有较多的SP2杂化的碳,经过高温碳化能获得高含量的SP2碳,能够大大提高磷酸亚铁锂的导电性。
与传统的无机铁盐相比,含芳环的羧酸铁配位聚合物具有如下优点:①纯度高:水热/溶剂热反应条件下获得单晶态的铁的聚合物具有极高的纯度;②铁的活性较高:相同情况下,配位键较离子键能小,铁离子更易游离而参与磷酸亚铁锂的生成反应;③有机配体直接作为碳源,且变化丰富;④结构丰富的配位聚合物也为合成磷酸铁锂提供模板框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碳包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设备要求低,制备的磷酸亚铁锂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碳包覆的磷酸铁锂表示为LixFeyMzPO4/C,其中0.95≤x≤1.05,y+z=1,0.95≤y≤1,M为Ni、Co、Mn和Mg中的一种或者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涉及两步法合成碳包覆磷酸亚铁锂,首先以芳香环的多羧酸化合物与铁源化合物在水热/溶剂热下,合成铁的配位聚合物;将此聚合物与锂源化合物、简单有机物和掺杂元素化合物混合烧结。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碳包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2、+3价铁的硝酸盐、卤化盐、醋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作为铁源,含芳香环的多羧酸化合物作为配体, H2O、DMF、DEF、CH3OH、CH3CH2OH作为溶剂,置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其中铁源与芳香环的多羧酸化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1.5,搅拌1.8-2.2小时;
(2)将步骤(1)的反应釜置于鼓风干燥烘箱中,在80-200℃温度内加热1-5天,随炉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3)按比例称取步骤(2)中铁的聚合物,掺杂元素化合物、锂源、磷源,乙醇作为分散剂,球磨2-6小时,在50-120℃温度下烘干,其中,磷酸根离子、铁离子和掺杂元素离子的摩尔比为1:y:z,0.95≤y≤1,y+z=1;
(4)将步骤(3)中的混合物置于氮气保护炉中,在400-600℃下预烧2-24小时,然后直接以2-20℃/min降温或者随炉冷却到室温,将预烧的料研磨粉碎,在600-800℃下保温10-20个小时,然后随炉冷却到25℃-100℃,制得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