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标签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307.3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高波;安文豪;孙熙;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美国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签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标签夹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打开时能够损坏电子标签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经常被用来附着在物品上对其进行监控。
完整的电子标签监控系统通常包括阅读器、电子标签及应用软件系统。其中,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用于标识目标对象。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应用软件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对于重要的物品而言,不仅需要通过附加在其上的电子标签提供与物品相关的信息,还需要通过监控标签的存在来监控物品的存在。因此,为了防止人为揭下标签而拿走物品的行为,需要使得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不能被无损的取下,即,当试图移除RFID标签时,会导致标签的损害。
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直接将电子标签粘贴在物品之上,虽然在去除电子标签时可能会造成标签的损害,但并不能确保标签的损害,而且,由于电子标签暴露在外面,也存在着被揭下的可能。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的物品,还需要确保移除被损害的标签是避免造成物品本身的污损。
因此,现有技术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亟待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101);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共同产生夹持力;电子标签(103),所述电子标签(103)的电路部分被划分为至少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涂有强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的夹持面粘合,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的表面形成耦合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的夹持装置的物品监控方法,包括:实时监控所述电子标签夹持装置所夹持的物品以确定是否能够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响应于未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采取安全措施。
通过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打开电子标签夹持装置时确保损害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按照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图2示出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改进了的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图3示意出了电子标签划分的各种实施例。
图4示出了按照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采用电子标签夹持装置的监控方法。
图5示出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系统1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按照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子标签夹持装置,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夹持部101;
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耦接并在夹紧时产生夹持力。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具体结构实现所述夹持部之间的耦接关系,例如采用弹性装置,锁紧装置等接触方式实现,也可采用磁力等非接触方式来实现。第一夹持部101与第二夹持部102的夹持面可以为平面,能够起到保护电子标签的作用,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形状的夹持面以配合被夹持物102的形状。
电子标签103,所述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被划分为至少包括第一部分A与第二部分B,所述第一部分A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部分B的下表面涂有强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A的上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粘合,所述第二部分B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102的表面形成耦合力。其中,强胶可被定义为大于1000厘泊(cps),强胶的粘度可用布氏粘度计测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