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裹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304.X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敦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敦启 |
主分类号: | B01J2/02 | 分类号: | B01J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质保护技术,特别是一种熔裹保护方法。所述熔裹是指将粉粒态的第一物质被熔融态的第二物质分散包裹后,将所述熔融态的第二物质冷凝,使得第一物质粉粒被分散包裹在固态第二物质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需要被保护的粉粒态物质往往采用对粉粒进行包衣保护的方式,所述粉粒一般采用机械制粒而成。包衣保护使得物质粉粒避免直接与环境接触,例如空气或需要与其混合的其他混合物组分等等,以免因为接触而产生氧化反应或降解反应等等。对于化学品固体类物质通过机械制粒后包衣保护的方法虽然可取,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以下一些缺陷:①工艺环节多。②工艺控制困难或不稳定。③不同批次间产品存在差异。④工艺损耗大。⑤存在包衣不完全。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熔裹保护方法,以便将粉粒态物质分散包裹在另一种固态物质中。所述熔裹是指将粉粒态的第一物质被熔融态的第二物质分散包裹后,将所述熔融态的第二物质冷凝,使得第一物质粉粒被分散包裹在固态第二物质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熔裹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需要保护的粉粒态的第一物质混匀或分散在熔融态的第二物质中后,对所述熔融态的第二物质进行冷凝处理,使得第一物质粉粒被分散包裹在固态第二物质中。
所述第一物质被称为被裹物,所述第二物质被称为熔裹物,所述第一物质粉粒被混匀或分散在熔融态的第二物质中的条件下,所述第一物质粉粒不发生化学变化。
所述第一物质被称为被裹物,所述第二物质被称为熔裹物,所述第一物质粉粒被混匀或分散在熔融态的第二物质中的条件下,所述第一物质粉粒保持其固态形式或者不发生物理变化。
所述冷凝处理包括采用喷雾冷凝方式,在喷雾冷凝条件下,受雾滴表面张力与旋风作用,雾滴悬浮降落过程中降温凝固成微丸,即形成采用熔裹保护的第一物质产品微丸即熔裹微丸。
所述冷凝处理包括利用风旋喷雾微丸化冷凝塔,在降温系统的控制下,熔裹着第一物质粉粒的熔融态的第二物质所形成的混合态物料在喷雾时,雾滴悬浮降落过程中冷凝成微丸,即形成采用熔裹保护的第一物质产品微丸即熔裹微丸。
所述冷凝处理包括制粒收膜,所述制粒收膜是指,将熔裹着第一物质粉粒的熔融态的第二物质所形成的混合态物料降温凝固成固态混合物后,将固态混合物破碎,通过推进器将破碎固态混合物推进制粒机造粒后,通过收膜机收膜即形成采用熔裹保护的第一物质机械制粒产品。
所述第二物质选用熔点在50℃~60℃之间的饱和脂肪酸。
所述第二物质选用硬脂酸。
所述第一物质是以下物质中的一种:维生素,氨基酸,激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药剂。
所述第一物质是动物活性营养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颠覆现有技术中机械制粒后包衣保护的传统方法,直接对需要被保护的粉粒态物质进行熔裹保护,使其在以后的加工调制、使用过程中或形成混合物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与空气接触,能够避免与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直接接触,以免发生可能的氧化反应或降解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熔裹微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熔裹微丸截面;2-第一物质(被裹物);3-第二物质(熔裹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敦启,未经杨敦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