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埋式大粒径填料采样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0169.9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兵;刘佳;武道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式大 粒径 填料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较大粒径的填料进行取样检测的采样器,以克服用传统取样器无法进行操作的问题,属于填料采样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工湿地等需要进行污水处理的环境中,通常需要用到填充填料的生物反应器,只有了解反应器中不同深度填料的生物膜厚度、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分布,才能科学有效地确定填料的使用情况。
目前,针对反应器中粒径较大的填料取样比较困难。传统的取样器由于取样管管径较小,无法对粒径较大的填料进行取样,如果单纯增大取样管的管径,对整个反应器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取样完成后无法生物膜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生物反应器中大粒径填料的采样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获取不同深度的填料样品、对填料分布不会产生扰动的预埋式大粒径填料采样器。
本发明的预埋式大粒径填料采样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预埋式填料采样器,包括内桶和套筒,套筒内至少套装有一个内筒,各个内筒自下至上排列,套筒底端固定连接在一个底座上,套筒和内筒侧壁上均分布有孔洞。
内筒上设有提手。
套筒和内筒可以均呈网状结构,以代替其上设置的孔洞。
上述预埋式填料采样器在应用时,按照设计要求预先在生物反应器的填料池中布置若干个套筒,每个套筒内自下至上套装若干个内筒,各个内筒中根据需要填充不同的填料。需要取哪种填料,就将填充有该种填料的内筒从套筒中取出,在取样结束后,将内筒再按原来次序放入,这样,可以保持原有的填料分布。
本发明能够使采集人员无需开挖填料池,省时省力,且采集过程中不扰动原有填料分布,可获取不同深度的填料样品,采集样品能够真实反映池内各部分填料上生物膜厚度、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埋式填料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内筒,3、提手,4、底座,5、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预埋式填料采样器主要由套筒1、内筒2和底座4组成。套筒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个底座4上,设置底座4的目的是为了固定套筒1,使套筒1能够保持竖直状态,既可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也便于内筒2从套筒1中取出。套筒1的高度和直径根据生物反应器填料池的深度和填充填料的粒径来设计。整个套筒由不锈钢制成。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孔洞5,以使整个套筒置于填料池中时不会影响水流。也可以将套筒1做成网状结构,以替代侧壁上的孔洞。
套筒1内装有多个内筒2,各个内筒2自下至上依次套装在套筒1内,内筒2的侧壁上也分布有孔洞,在填料池中不会影响水流。也可以将内筒2做成网状结构,以替代侧壁上的孔洞。内筒2的上端设有提手3,以便于将内筒2由套筒1内提出。内筒2也由不锈钢制成,其高度根据取样需要设定。套筒1内各个内筒2中填充的填料按照填料池原有的(或设计的)填料分布规律填充。
本发明预埋式填料采样器的应用过程如下所述:
在填料池中,按照设计要求预先在不同的位置布置好若干个套筒1,每个套筒1内自下至上套装若干个内筒2。套筒1的位置决定了取样的平面位置,内筒2的次序决定了取样的纵向位置。各个内筒2中根据需要填充不同的填料。需要取哪种填料,就将填充有该种填料的内筒从套筒1中取出,在取样结束后,将内筒再按原来次序放入,这样能够使采集人员无需开挖填料池,不但省时省力,且采集过程中不扰动原有填料分布,不破坏填料上生物膜厚度、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分布,可获取不同深度的填料样品,采集样品能够真实反映池内各部分填料上生物膜厚度、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挤压焊合性能测试的模拟实验方法
- 下一篇:电动车四档自动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