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0155.7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江岳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彪仕医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71/08 | 分类号: | A63B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张硕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轻易完成配戴动作的护具。
背景技术
护具是配戴于身体上,其用以保护身体安全并防止身体受到伤害,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现有技术的护具,其主要结构包括有一长形护具本体50以及一长形加压带60,该护具本体50以布料制成,其内侧面设有魔鬼毡钩部51,该加压带60的一端通过一套环61连接于护具本体50的外侧面,加压带60的外侧面设有魔鬼毡毛部62,加压带60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的外侧面设有魔鬼毡钩部63。
配戴护具时,先将护具本体50围绕在待防护的身体部位的外侧,并利用护具本体50一端所设的魔鬼毡钩部51粘合于护具本体50另一端的外侧面的布面,再将加压带60环绕在护具本体50的外侧并穿过套环61,进一步反折加压带60,使加压带60可利用其所设的魔鬼毡钩部63对应粘合于所设的魔鬼毡毛部62,使护具定位在身体上。
然而,上述的护具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有以下的缺点:由于必须依序将护具本体50及加压带60予以粘合才得以完成护具的配戴,故配戴动作繁琐,且当使用者欲调整护具配戴于身体的松紧程度时,也必须将加压带60及护具本体50予以分离再粘合,如此,造成使用上极大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具,通过设计有一环形加压带,利用该加压带环绕于护具本体的外侧,可达到轻易配戴护具的功效。
为达到前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护具,其包括有一护具本体、一环形加压带以及一操作片,其中:该护具本体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及穿设端;该加压带的一处固设在护具本体的固定端,且加压带可移动的穿设于护具本体的穿设端;该操作片具有朝向加压带固定于护具本体处的一结合面,该结合面可结合于加压带或护具本体,该操作片可移动的设置于加压带上。
所述的护具,其中:该护具本体以布料制成;该加压带以布料制成;该操作片的结合面设有魔鬼毡钩部,该魔鬼毡钩部可粘合于加压带或护具本体的布面。
所述的护具,其中:该护具本体的外侧面相邻穿设端处固设有一连接带,该连接带上设有一套环;该加压带可移动的穿设于护具本体所设的套环中。
所述的护具,其中该操作片的一端连接有一套环可供加压带穿设。
所述的护具,其中该加压带以车缝方式固定在护具本体的固定端。
所述的护具,其中该加压带以热压方式固定在护具本体的固定端。
所述的护具,其中该护具本体的内侧面设有一内衬垫。
本发明所提供的护具,可以获得的优点及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配戴护具时,仅需利用操作片拉动加压带,将加压带环绕在护具本体的外侧并以操作片结合于加压带上,即可轻易完成护具的配戴,且提供护具松紧程度调整的便利性。
2.布料制成的加压带及护具本体与操作片的魔鬼毡钩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环形加压带穿设于两套环的设计,提供本发明不需将操作片撕离于加压带或护具本体,用手环绕加压带的外侧并转动加压带即可微调护具的松紧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配戴动作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外观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护具本体 11连接带
12套环 13内衬垫
14容置空间 20加压带
21车缝线 30操作片
31套环 40待防护的身体部位
50护具本体 51魔鬼毡钩部
60加压带 61套环
62魔鬼毡毛部 63魔鬼毡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护具,其包括有一护具本体10、一加压带20以及一操作片30,其中:
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护具本体10呈长形,其以可供魔鬼毡钩部粘合的布料制成,护具本体10的两侧面分别为内侧面及外侧面,护具本体10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及穿设端,护具本体10的外侧面相邻穿设端处固设有一连接带11,该连接带11上设有一套环12,又护具本体10的内侧面中段处设有一内衬垫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彪仕医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彪仕医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板岩巷穿层卸压钻孔充填加固方法
- 下一篇:射频消融仪及射频消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