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张输送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147.2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贵博;中山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3/00 | 分类号: | B41J1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张 输送 装置 喷墨 记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输送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特别涉及利用卷筒输送纸张的纸张输送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喷墨记录装置中的纸张的输送方式,公知有卷筒输送方式。在卷筒输送方式中,使纸张缠绕在卷筒的外周面上并使卷筒旋转,从而输送纸张。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采用了卷筒输送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构成为,为防止缠绕在卷筒上的纸张产生隆起或折皱,在将纸张导向卷筒的输送导向件上设置吸引机构,在对纸张赋予后张力的同时将纸张交接到卷筒。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0954号公报
在像打印部那样对纸张的平滑性存在要求的部位,为了使纸张与卷筒紧贴,在卷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按压辊。按压辊对卷绕在卷筒的外周面上的纸张表面(与印刷面相同的面)进行按压以使纸张与卷筒紧贴。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按压辊的情况下,纸张自前端侧依次紧贴在卷筒上。此时,如果纸张不存在支撑,则纸张松弛,于是存在按压时产生折皱这样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情况下,在纸张被输送导向件引导期间,利用后张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将纸张不弯折地引导到卷筒和按压辊之间。但是,一旦纸张通过了输送导向件,则纸张不再被赋予后张力,导致纸张在纸张的后端部松弛,于是存在按压时产生折皱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构成为利用吸引使纸张的背面(与印刷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与输送导向件紧贴并对纸张赋予后张力。在该情况下,若在背面已记录有图像(双面印刷时等),则有可能损伤该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输送装置及 喷墨记录装置,能够使纸张不产生折皱地与卷筒紧贴而将其输送。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1]在用于输送开页纸张的纸张输送装置的第一方案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筒,通过在外周面上缠绕所述纸张并进行旋转来输送所述纸张;按压辊,其设置在卷筒的外周面上,按压纸张的表面以使纸张的背面与卷筒的外周面紧贴;后张力赋予机构,其在纸张即将进入卷筒和按压辊之间的位置吸引纸张的表面而对纸张赋予后张力。在此,在纸张即将进入卷筒和按压辊之间的位置吸引纸张的表面指的是:在按压辊和后张力赋予机构不干涉且后张力赋予机构处于按压辊附近的位置的状态下,后张力赋予机构吸引纸张。
根据本方案,纸张在即将进入卷筒和按压辊之间的位置,其表面被吸引而被赋予后张力。由此,能够以直至到达最后阶段都不产生松弛的方式使纸张进入卷筒和按压辊之间。从而能够使纸张不产生折皱地与卷筒的外周面紧贴。而且,纸张由于表面被吸引而被赋予后张力,因此,即便在背面记录有图像的情况下也不会损伤该图像。
[2]纸张输送装置的第二方案以上述第一方案的纸张输送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卷筒具有将缠绕在外周面上的纸张的背面吸附保持的吸附保持机构。
根据本方案,纸张的背面被吸附在卷筒的外周面而被卷筒输送。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使纸张与卷筒的外周面紧贴。
[3]纸张输送装置的第三方案以第一或第二方案的纸张输送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卷筒具有把持纸张的前端的前端把持机构。
根据本方案,纸张的前端被把持而被卷筒输送。由此,可以不使纸张打滑地进行输送。
[4]纸张输送装置的第四方案以上述第一~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纸张输送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后张力赋予机构具有:纸张导向件,其具有纸张的表面滑动接触的导向面,并且在导向面形成有吸引孔;吸引机构,其自吸引孔进行吸引以使纸张的表面与导向面紧贴。
根据本方案,因纸张的表面被吸引,故纸张与导向面紧贴的同时被输送,并被赋予后张力。由此,可以使纸张的移动稳定,并且能够可靠地赋予后张力。
[5]纸张输送装置的第五方案以上述第四方案的纸张输送装置为基础, 其特征在于,导向面在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
根据本方案,导向面的宽度方向(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弧状。当纸张在导向面上滑动时,仿形于导向面翘起的同时进行移动。由此,可以有效防止纸张的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部松弛。而且,在利用按压辊进行按压时,可以自纸张的中央朝向宽度方向的两端进行按压。由此,可以有效抑制产生折皱。需要说明的是,圆弧既可以形成为朝向卷筒的外周面突出,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卷筒的外周面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转子静平衡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拖轮托力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