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阴极组件的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105.9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邓清东;宋田英;贺兆昌;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9/18 | 分类号: | H01J9/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宫轶琳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阴极 组件 装配 工装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波器件中阴极组件的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波器件电子光学系统的装配过程中,尤其是阴极组件的装配,经常会由于器件参数的技术要求,对装配的尺寸及同心度、平行度等要求的精度很高,达到0.01mm。用于某种大功率、高效率微波管的空心阴极,为提高热效率,减少热传导损耗,改变了现有通过普通杯状热屏来连接阴极发射体和阴极支持座的方式,而采用一种金属丝材来在阴极发射体和阴极支持座一周均布的位置上连接起来,热效率显著提高。但是,现有的工装在完成阴极发射体与阴极支持座的连接时,装配后的组件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尺寸、同心度、平行度满足不了该阴极的技术要求。
同时,使用现有的的工装完成阴极发射体与阴极支持座的连接,需要两套工装,在其中一套工装上完成金属丝材与阴极发射体的所有装配和连接,之后,取下带有金属丝的阴极发射体,在另一套工装上完成金属丝材与阴极支持座的连接。这样的装配不仅工序繁琐,而且,一般情况下,支持座的外径是大于阴极发射体的外径,也就是说,金属丝材在阴极发射体和阴极支持座一周均布的位置上连接时,是存在一个固定角度的,若两个工装上的角度及阴极发射体、阴极支持座的角度稍有偏差,在一周均布的位置上起连接作用的金属丝材之间相对阴极发射体或支持座的角度就不同,这样就导致金属丝材容易产生形变,从而满足不了阴极组件高精度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阴极组件的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其目的是保证阴极组件中阴极发射体、阴极支持座与金属丝材的装配不会出现形变,且保证尺寸、同心度、平行度均能满足该阴极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阴极组件的装配工装包括基座部分和压紧部分,基座部分包括用于安装阴极发射体的阴极发射体定位孔以及用于安装阴极支持座的阴极支持座定位孔,阴极发射体定位孔的下方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基座部分还包括通槽,通槽与阴极发射体定位孔相通,且保证阴极发射体安装金属丝材的部位处于通槽处,阴极支持座用于安放金属丝材的部位也处于通槽处;所述的压紧部分包括与基座部分的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栓,螺栓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压紧阴极发射体的凸台,所述的压紧部分还包括与螺栓相配合的螺帽。
利用上述用于阴极组件的装配工装进行装配的方法包括:
1)将阴极发射体安装到阴极发射体定位孔内,并使阴极发射体上用于安放金属丝材的部位处于通槽处;
2)将螺栓穿过阴极发射体,并与基座部分中的螺纹孔旋紧,然后利用螺栓上的凸台压紧阴极发射体,使阴极发射体固定在基座部分上;
3)将阴极支持座安放在阴极支持座定位孔中,并使阴极支持座用于安放金属丝材的部位处于通槽处;
4)调整位置,使阴极支持座上用于安放金属丝材的部位与阴极发射体上用于安放金属丝材的部位处于一条直线上;
5)将螺帽旋到已安装在基座部分上的螺栓上,将阴极支持座压紧,使阴极支持座固定在基座部分上;
6)将一根金属丝材通过通槽安放到阴极发射体和阴极支持座上的相应安放位置,并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金属丝材焊接到阴极发射体和阴极支持座上;
7)采用同样的方式将其余的金属丝材对称的焊接到阴极发射体和阴极支持座上;
8)松开螺帽和螺栓,取出焊接好的组件,即可完成阴极组件的装配。
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种用于阴极组件的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该种用于阴极组件的装配工装采用一体化工装,能在该套工装上同时完成金属丝材与阴极发射体和阴极支持座的装配与焊接,并且能保证装配后的组件无形变,各尺寸、同心度、平行度均能满足苛刻的技术要求。
2.该种用于阴极组件的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基座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压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3中,1:阴极发射体定位孔;2:阴极支持座定位孔;3:通槽;4:螺栓;5: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感测装置
- 下一篇:比对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