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安检系统可疑物品图像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0088.9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年丰;王凯让;王威;杨于杰;冯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安检 系统 可疑 物品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系统的图像显示技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安检系统可疑物品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反恐形式的紧迫对人体安检提出了多方面新的需求,首先需要能够实现对人体衣物掩盖下的物品实现三维全息成像检测,识别各类金属及非金属物品,包括枪支、刀具、炸药、毒品、光盘、现金、液体、芯片、陶瓷等,提高识别可疑物品的效率;第二、需要在保障以上需求的基础上保护人体隐私。
传统的人员安检系统包括微波、毫米波及太赫兹频段主、被动式以及X射线等多种探测系统,这些系统均可以输出人体及其衣物掩盖下的物品二维及三维检测图像,出于人权保护的要求,这些图像在安检现场不能直接显示,目前基本采用人偶图像的形式,通过图像增强处理、图像模式识别算法等对人体衣物掩盖下的可疑及危险物品进行识别,并将其用警戒颜色的实心图形,如方框等进行标示。这种工作方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采用人偶图像是为了保护人体的隐私;二是采用警戒颜色的实心图形是为了标示人体隐匿的可疑物品。
然而,这种用警戒颜色的实心图形在人偶图像上标示存在可疑物品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安检人员无法判断旅客衣物内的具体物品,需要进一步对旅客衣物内的具体物品做检查,要么对人体用手持探测设备进行全身触碰式探测,要么需要旅客将被标示的危险可疑物品拿出后重新进入安检设备进行检测,这样会使安检时间延长,大大降低安检的效率。
因此需要一种既可以保护被检人员隐私,又能够尽量显示可疑物品实际成像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安检系统可疑物品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在保护人体隐私前提下又同时能够显示可疑物品原始图像。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被检人员进行人体扫描生成原始图像;
生成与所述原始图像比例相称的人偶图像;
确定人体隐私部位;
识别可疑物品并对其进行定位;
根据可疑物品与人体隐私部位的位置关系,在所述人偶图像上区分性显示可疑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可疑物品与人体隐私部位的位置关系,在所述人偶图像上区分性显示可疑物品包括:
判断可疑物品是否在人体隐私部位上,如果否,则在所述人偶图像上用原始图像图框标示出该可疑物品,如果是,则在所述人偶图像上用警戒颜色标识块标示出该可疑物品。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装置包括:
扫描装置,用于对被检人员进行人体扫描生成原始图像;
人偶图像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原始图像比例相称的人偶图像;
隐私部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人体隐私部位;
可疑物品定位模块,用于识别可疑物品并对其进行定位;以及,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可疑物品与人体隐私部位的位置关系,在所述人偶图像上区分性显示可疑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原始标示模块、警戒标示模块和判断模块;
所述原始标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人偶图像上用原始图像图框标示出该可疑物品;
所述警戒标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人偶图像上用警戒颜色标识块标示出该可疑物品;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可疑物品是否在人体隐私部位上,如果否,则启动所述原始标示模块,如果是,则启动所述警戒标示模块。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采用原始图像的图框替代以往全部采用警戒颜色标识块在人偶图像上标示可疑物品的方法,可以使安检人员直接看到被检人员携带的物品外观,既符合保护人体隐私的要求又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基本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中步骤S5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中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被检人员及衣物内物品光学图像;
图6为被检人员检测识别图像;
图7为可疑物品标示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借助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人体安检系统可疑物品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扫描装置1、人偶图像生成模块2、隐私部位确定模块3、可疑物品定位模块4和显示模块5。相应地,人体安检系统可疑物品图像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LED显示器表面贴装的变压器CI型磁心
- 下一篇:智能储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