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催化剂单元的锯齿型固定带及催化剂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9449.8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懿;唐小健;黄锐;陈付国;张思锐;周涛;王强;崔社;赵培超;胡萍;吴涛;张曦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催化剂 单元 锯齿 固定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催化剂单元之间的固定带及催化剂模块。
背景技术
燃煤发电是煤炭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燃煤火电机组需排放大量污染物,其中NOX对环境的危害较为严重,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因而,需要针对燃煤发电的烟气排放设置脱硝系统。烟气脱硝技术包括低氮燃烧技术和SNCR(非选择性触媒脱硝法)、SCR(选择性触媒脱硝法)等,SCR技术与SNCR技术的化学反应原理相同,都是在烟气中加入还原剂(最常用的是氨和尿素),在一定温度下,还原剂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上述化学反应只是在很窄的温度范围(850~1,100℃)进行。SCR技术采用催化剂,催化作用使反应活化能降低反应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300~400℃)下进行,相当于锅炉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之间的烟气温度。
应用于SCR系统的催化剂主要由一些催化活性成分(V2O5和WO3等)和载体(如TiO2)等组成。载体上分布着这些活性成分,并为气—固催化反应提供高的表面积。蜂窝式催化剂为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火电厂脱硝催化剂,市场占有率最高;本发明是一种针对蜂窝式催化剂的锯齿型的催化剂单元固定带,以及使用此固定带的催化剂模块。
通常的催化剂模块采用带式的催化剂单元固定带来缓冲催化剂单元安装过程中的撞击并调整催化剂单元的制造偏差。见图2,各催化剂单元之间由横向催化剂单元固定带与纵向催化剂单元固定带隔开,由于采用带式的催化剂单元固定带,催化剂内框外壁全部被带式的催化剂单元固定带所包围,缓冲各催化剂单元之间的安装碰撞,但同时也阻隔了烟气与催化剂单元内框外壁的接触,使得催化剂单元内框外壁未被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催化剂单元的锯齿型固定带,它用于催化剂模块可以增加烟气与活性成分的接触面积,提高烟气反应效率,并有效缓冲催化剂单元安装过程中的撞击,调整催化剂单元的制造偏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联系体和凸齿,凸齿设置在联系体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凸齿等间距的分布在联系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凸齿等间距的分布在联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凸齿与和联系体成一体化设置。
进一步,所述凸齿和联系体由耐高温的陶瓷纤维带制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催化剂模块,它可以增加烟气与活性成分的接触面积,提高烟气反应效率。
本发明的该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外框、固定带和多个蜂窝式催化剂单元,多个蜂窝式催化剂单元安装在外框内部,每两个催化剂单元之间均安装有固定带,固定带的联系体、两个凸齿与催化剂单元的外表面围成外气孔,蜂窝式催化剂单元包括有内框和设置在内框内的多个隔板,内框内表面与隔板以及隔板与隔板围成多个内气孔。
进一步,外框内表面与内框外表面之间安装有固定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针对蜂窝式催化剂,将带式的催化剂单元固定带改进为锯齿型的催化剂单元固定带,利用锯齿型固定带的凸齿与内框形成的外气孔,烟气不但在内气孔中流动,也在外气孔中流动,使原本不利用的内框外壁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烟气与活性成分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烟气转化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缓冲催化剂单元安装过程中的撞击并调整催化剂单元制造偏差。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催化剂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景技术中催化剂模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安装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安装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联系体;2. 凸齿;3. 外框;4. 固定带;5. 催化剂单元;6. 外气孔;7. 内框;8. 隔板;9. 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9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