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管机室内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8752.6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国德防;王元;韩伟涛;崔昌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2;F24F13/2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制造技术领域,主要涉及风管机(或天埋机)
系列空调内机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风管机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管机(或天埋机)系列空调内机多采用与风扇出风方向垂直的方式安置换热器,这样空调制冷产生的冷凝水对空调换热效果产品影响,同时由于存在出风死角部分导致较大的空气紊流,产生较大的翅片震动声,同时易产生高风速下水滴吹出问题。近几年,空调产品的能效和噪音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离心风扇的出风特点,提高换热器与风扇出风的交换效率;同时,利用换热器与风扇的关系,减少冷凝水对空调出风的影响,消除风扇出风导致换热器震动产生的噪音。这已成为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管机室内机,能提高换热器与风扇出风的交换效率,减少冷凝水对空调出风的影响,消除风扇出风导致换热器震动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管机室内机,包括机壳、机壳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机壳内换热器、离心风机及风机蜗壳,所述离心风机及风机蜗壳设置在机壳内的一端,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另一端面上,所述换热器设置在离心风机与出风口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上端向后倾斜设置,换热器上部靠近风机蜗壳上部的排风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换热器与机壳底面的夹角为45°-75°。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换热器上端距离风机蜗壳排风口的水平距离至少为10cm; 所述的换热器下端距离风机蜗壳排风口的水平距离至少为100c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进风口设置在位于风机蜗壳下方的机壳底面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进风口设置在靠近风机蜗壳后部的机壳端面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所述翅片管换热器至少为2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将风管机室内机机壳内的换热器设置在离心风扇前面,且换热器向后倾斜,换热器上部靠近风机蜗壳上部的排风口。换热器位置设置合理,可以使风流方向与换热器冷凝水的流向基本一致,加快其流动的同时防止出现水滴吹出问题,减少冷凝水对空调出风的影响。同时,使涡旋气流远离换热器,没有涡旋气流引起换热器震动,噪音低。能提高换热器与风扇出风的交换效率,
2、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风管机室内机机壳内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一种风管机室内机的实施例,一种风管机室内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上的进风口6或7和出风口5、机壳1内换热器4、离心风机8及风机蜗壳2。所述的换热器4为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4至少为2排(本实施例为3排)。
所述离心风机2及风机蜗壳8设置在机壳1内的一端,所述出风口5设置在机壳1的另一端面上。风机蜗壳2的排风口3位于上部,排风口3朝向机壳1的出风口5。所述换热器4设置在离心风机8与出风口5之间,所述的换热器4上端向后倾斜设置,所述换热器与机壳底面的夹角为45°-75°。换热器4上部靠近风机蜗壳1上部的排风口3。
上述的换热器4上端距离风机蜗壳排风口的水平距离至少为10cm,换热器4下端距离风机蜗壳排风口3的水平距离至少为100cm。
机壳1上的进风口有两种进风方式:一种是下回风方式,将进风口7设置在位于风机蜗壳2下方的机壳1底面上;另一种是后回风方式,将进风口6设置在靠近风机蜗壳2后部的机壳1端面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通过利用左侧使用螺旋线风道的送风系统送出具有沿螺旋线方向流动的风流与上部左倾的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实现风流方向与换热器4上的冷凝水的方向相同的同时防止了换热器4与涡旋气流的接触,提高换热器4的换热效果,降低涡旋气流产生的噪音。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汽内压发动机
- 下一篇:微细钛白粉的复合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