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和大麻混纺紧密竹节纱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8419.5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谢春萍;苏旭中;徐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04;D01H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麻 混纺 紧密 竹节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式混纺纱,特别涉及一种棉和大麻混纺的紧密竹节纱,属于花式纱混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上世纪90年代,花式纱线的生产已经作为了一个新兴产业,外国企业在大陆创办专业花式线厂,为我国大量生产花式纱线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无论在其品种上,还在其生产单位规模上,都面临着迅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衣着质量和款式提出新的需求,绚丽多彩的服装面料应运而生,各种新型纤维、新型纺纱技术及新型花色花式纱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
大麻纤维因其特殊的横截面和化学组分,具有优良的防霉抑菌、吸湿透气、屏蔽辐射、润肤爽身等功能。棉纤维纺成的棉纱具有轻柔、细腻、伏贴的特征。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追求天然绿色环保纺织品,棉大麻混纺纱具有以上两者的优点,迎合了如今市场的需求。竹节纱具有区别于传统环锭纱的特殊结构,而大麻纤维具有优良的高强力性,因此棉大麻混纺竹节纱织物不仅具有特殊的外观和舒适的服用性,且耐磨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采用紧密纺纺纱则可进一步减少混纺纱的毛羽,提高产品档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棉和大麻混纺的紧密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将紧密纺及竹节纱技术应用于棉和大麻混纺纱的开发可以较好地提升纱的质量和档次。竹节纱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可以较好地解决一般棉和麻混纺纱条干较差的问题,而紧密纺则可以更好地减少成纱的毛羽,提高成纱强力。使得该纱具有棉和大麻两种纤维的优良特性、强力较高、毛羽较少,并具有独特的竹节风格。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纺纱原料:棉/大麻65/35混纺粗纱。采用经紧密纺改造的EJM128K-SM型细纱机,采用吸风负压的集聚方式,与ZJ-5型数字式竹节纱装置联结,中后罗拉变速方法形成竹节,采用普通6833金属上销,YJ2-142H型摇架,隔距块2.4mm,锭速为10000r/min,捻向为Z向。竹节长度5cm,竹节倍率200%,基纱长度11c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采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棉纤维和大麻纤维按照65∶35的比例混合,按照具体工艺过程为:A002型圆盘自动抓棉机→FA102型单轴流开棉机→A035型多仓混棉机→A036型豪猪开棉机(2台)→A076型成卷机(2台)→A186型梳棉机→FA302型并条机(预并)→FA458型粗纱机。本发明在制作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技术要点为:控制纺前预处理和生产过程中的相对湿度,清花工序重点防止黏卷,梳棉工序的关键是解决成网、成条难,并条工序中,降低前罗拉速度,并选用直径较大的喇叭口。
粗纱定量为5.5g/10m,纺纱品种为9.7tex,采用经紧密纺改造的EJM128K-SM型细纱机,采用吸风负压的集聚方式,与ZJ-5型数字式竹节纱装置联结,中后罗拉变速方法形成竹节,采用普通6833金属上销,YJ2-142H型摇架,隔距块2.4mm,锭速为10000r/min,捻向为Z向。竹节长度5cm,竹节倍率200%,基纱长度11cm。
得到的混纺紧密竹节纱具有棉大麻两种纤维的优良特性、强力较高、毛羽较少,并具有独特的竹节风格。
实施例2
将棉纤维和大麻纤维按照65∶35的比例混合,按照具体工艺过程为:A002型圆盘自动抓棉机→FA102型单轴流开棉机→A035型多仓混棉机→A036型豪猪开棉机(2台)→A076型成卷机(2台)→A186型梳棉机→FA302型并条机(预并)→FA458型粗纱机。本发明在制作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技术要点为:控制纺前预处理和生产过程中的相对湿度,清花工序重点防止黏卷,梳棉工序的关键是解决成网、成条难,并条工序中,降低前罗拉速度,并选用直径较大的喇叭口。
粗纱定量为5.5g/10m,纺纱品种为14.6tex,采用经紧密纺改造的EJM128K-SM型细纱机,采用吸风负压的集聚方式,与ZJ-5型数字式竹节纱装置联结,中后罗拉变速方法形成竹节,采用普通6833金属上销,YJ2-142H型摇架,隔距块2.4mm,锭速为10000r/min,捻向为Z向。竹节长度5cm,竹节倍率150%,基纱长度10cm。
得到的混纺紧密竹节纱具有棉大麻两种纤维的优良特性、强力较高、毛羽较少,并具有独特的竹节风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