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协议转换系统及转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8307.X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培龙;叶敏;余方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和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协议 转换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协议转换系统及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楼宇、智能汽车、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特别是一些涉及广大民生设施(或设备)的远程在线监测和控制更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构件,这些设施包括桥梁监控、铁路运输监控、电梯监控、火灾监控、电厂监控等涉及广大民生且影响面大的设备,且均属于“智慧城市”的基本元素,也是“智慧城市”的智能终端设备,这些智能终端设备按自身的功能特点实现相应的功能,但因为无法实现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数据的统一而相对独立,导致人们不能共享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数据资源和对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实现统一、协调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若能将智能终端设备、网络设施(互联网和无线网络)和统一的物联网监控平台构成一个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 M2M)的物联网监控平台,实现对城市所有智能终端设备的远程的监测、控制和管理,这不仅为建设平安城市做出了贡献,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但是由于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通信数据报文格式不一致,使得现有的物联网监控平台对不同的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对各种智能终端设备与物联网监控平台的通信数据报文进行转换的物联网协议转换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物联网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包括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交互数据;
协议配置模块,用于存储智能终端设备通讯协议与物联网监控平台通讯协议的对照表;
协议转换模块,调用协议配置模块中的对照表,将智能终端设备通讯协议数据报文与物联网监控平台通讯协议数据报文进行协议格式转换;以及
通信模块,用于与物联网监控平台交互数据。
进一步,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包括CAN总线接口、USB接口、RS-232和RS-485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3G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或WIFI通信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协议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对应智能终端设备通讯协议与物联网监控平台通讯协议的对照表;
接收智能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后,根据对照表转换为基于物联网监控平台通讯协议的数据报文,然后发送给物联网监控平台;
接收物联网监控平台发送的数据报文后,根据对照表转换为对应智能终端设备通讯协议的数据报文,然后发送给智能终端设备。
进一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包括CAN总线接口、USB接口、RS-232和RS-485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与物联网监控平台交互数据。
进一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3G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或WIFI通信模块。
本发明的物联网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及转换方法将所有智能终端设备的运行数据、报警数据转换为标准的协议数据发送到统一的物联网监控平台上实现对智能终端设备的实时监测;同时人们也可以用手机等设备通过物联网监控平台 向智能终端设备发送控制和管理信息,实现对智能终端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物联网数据协议转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物联网协议转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存储智能终端设备通讯协议与物联网监控平台通讯协议的对照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参见图1,本实施例,物联网数据协议转换系统,包括: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交互数据;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包括CAN总线接口、USB接口、RS-232和RS-485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协议配置模块,用于存储智能终端设备通讯协议与物联网监控平台通讯协议的对照表,如图3所示;
协议转换模块,调用协议配置模块中的对照表,将智能终端设备通讯协议数据报文与物联网监控平台通讯协议数据报文进行协议格式转换;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和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和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和内容推广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发送、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