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流速分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820.7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涛;陈庶樵;李玉峰;孙磊;张建辉;徐天赐;彭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梯耐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流速 分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传输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根据业务特征和用户特征对网络流速进行分配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政府、学校等各种网络组织基于互联网的业务越来越多,例如,应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资料下载和上传等。由于不同的业务种类具有不同的带宽需求,因而需要网络管理者对网络带宽进行管理,以实现网络带宽应用的最优化。
网络带宽管理一般是指对网络带宽的分配,目前的网络带宽分配一般是基于业务特征的不同而实现的,此种方式下,需要识别各种业务特征,以保证关键业务的分配,其实现方式分为如下两类:一种是由网络管理者人工分配局域网中的用户带宽;另一种是通过管理软件根据网络终端上报的信息对网络业务特征进行识别,将统计结果信息上报,由网络管理者根据需求计算带宽阈值,再次分配带宽以达到自动对网络带宽分配的目的。
但实际中,各用户在网络中的优先级别是不同的,例如有些用户的带宽是必须保证的,有些用户的带宽是可以牺牲一部分或全部被占用的,而目前的网络流速分配方式无法结合业务特征和用户优先级别实现对网络带宽的自动分配的。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网络流速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网络流速分配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流速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设备和网络流速分配设备;
网络管理者通过后台设备向网络流速分配设备下发表项处理命令,网络流速分配设备根据表项处理命令建立归类处理查询列表并存储,该归类处理查询列表记录有网络终端级别组和业务组;网络流速分配设备识别网络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数据报文在归类处理查询列表中所属的网络终端级别组和所属的业务组,根据所属的网络终端级别组和业务组相应的传输阈值传输网络数据报文给相应的网络终端。
本发明的网络流速分配系统对网络中用户进行级别划分,对业务进行级别划分,以区分哪些用户和业务是可以无限制保障的,哪些用户和业务是可以基本预留的,并通过后台设备下发该划分需求;之后通过网络流速分配设备自行识别网络数据报文业务级别和用户级别,通过对网络数据报文的抽样统计后,反复计算保障用户和业务阈值,自行再次分配网络用户带宽,从而实现了根据用户优先级方式,自动调整实际运行网络中业务带宽量的功能,并可实现带宽预留以保证业务,达到在短时间内,合理正确分配网络带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网络流速分配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网络流速分配设备的结构图。
图3为完成优先级阈值接近计算的跳转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网络流速分配系统包括:后台设备1和网络流速分配设备2。网络管理者通过后台设备1向网络流速分配设备2下发表项处理命令,网络流速分配设备根据表项处理命令建立归类处理查询列表并存储,该归类处理查询列表记录有网络终端级别组和业务组;网络流速分配设备2识别网络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数据报文在归类处理查询列表中所属的网络终端级别组和所属的业务组,根据所属的网络终端级别组和业务组相应的传输阈值传输网络数据报文给相应的网络终端。
如图2所示,网络流速分配设备2包括:查表器件21、查表驱动模块23、存储有归类处理查询列表的存储器22、业务特征划分模块24、用户特征划分模块25、等级阈值比较模块26、优先级阈值计算模块27、阈值带宽分配模块28、业务划分统计模块30、用户划分统计模块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梯耐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梯耐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局部背接触结构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