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搓摩脚掌功能的扭腰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233.8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叶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飞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2/14;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搓摩 脚掌 功能 扭腰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搓摩脚掌功能的扭腰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扭腰盘,通过转动转盘促使人体腰部扭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但因其功能单一,难以进一步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扭腰盘功能单一的缺陷。本发明借助扭腰盘中转盘和定盘间的相对运动,在使用者做扭腰运动的同时,给使用者的脚底进行搓摩,让使用者通过这种搓摩,获得舒适和愉悦的感觉,实现全身心的放松,一举多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转盘的脚踩部位,开有多条顺着转动方向的弧形槽,而在定盘的相应位置安装了多组带有弹簧的搓指,一旦搓指对准到弧形槽时,搓指就会弹起,伸出弧形槽,触及使用者的脚掌,由于使用者的脚底在作圆弧摆动,那么就相当于搓指在给使用者的脚底做搓摩活动。
为了确保转盘的机械强度,将过长的弧形槽中间作1至2处的断开,使转盘材料得以连接。并且在弧形槽的之间以及之外用密集的钢珠均衡地支撑转盘。
为了尽可能多的设置搓指,提高搓摩效果,钢珠滚道必须做得狭窄,这样就没法安装钢珠架。本发明,在钢珠环内的钢珠间,采用外径大于钢珠半径的条状圆柱体(也可以空心的圆筒体)来间隔钢珠,这样在狭窄的钢珠滚道内既可确保钢珠的灵活滚动又让钢珠间始终维持均衡的距离。
搓指的弹出靠其下部的弹簧,搓指的收拢则靠搓指上端左右两侧向外的斜面以及弧形槽两端向内的斜面。当搓指接触到弧形槽的端头时,向外和向内的两个斜面的横向推力分解出一个向下的挤力,把搓指挤入转盘下。没有搓指的阻碍,转盘就可以作任意角度的转动。
搓指的中段较上段为厚,前后两侧都有小台阶,以防搓指从弧形槽跑出。搓指中段的截面刚好与定盘上的搓指孔相配合,有导向的作用,可作上下的自由移动。搓指的下段为连接弹簧用。
定盘也是和转盘同直径的圆盘。定盘在和转盘上钢珠滚道相对应的位置处,也一一设有成环形的下钢珠滚道,每一下钢珠滚道的下方都有环状支撑筋,以承受重力。每两钢珠滚道之间都设有搓指孔,以安放搓指和弹簧。搓指孔沿半径方向,排成一组。整个定盘上每隔90度设有一组,共四组,可以确保转盘在转到任何角度情况下,都各有一组以上的搓指伸出弧形槽为两个脚掌做搓摩。
成圆形的挡片上有多个安装孔,与转盘上的安装孔一一对应,用螺丝将挡片和转盘紧密连接,也就把定盘封装在其间,定盘和转盘,可各自旋转但不会分离,整个扭腰盘就如同一个推力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在作扭腰运动的同时,获得多组搓指对双脚脚掌的搓摩,在得到锻炼的同时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放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图,为了便于看到内部的结构和内部的零部件,对转盘和定盘进行了部分剖切。为了使图简明扼要地反映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有5环的钢珠、间隔柱,仅画出了1环,有4组的搓指及弹簧组,也只画出了1组。
图2是该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可见的是转盘和搓指,由于图形对称,仅简画了半幅。
图3是该实施例的定盘俯视图,由于图形对称,仅简画了半幅。
图4是该实施例的A-A方向的剖视图,这是个全对称的图形,仅简画了半幅。图中,对钢珠、间隔柱作了省略。
图5是该实施例的B-B方向的剖视图,对钢珠、间隔柱作了省略。
图中10.转盘,11.上钢珠滚道,12.弧形槽,13.弧形槽斜面,14.弧形槽隔断,15.转盘安装孔,20.定盘,21.下钢珠滚道,22.搓指孔,23.环形支撑筋,24.搓指,25.搓指斜面,26.搓指台阶,27.弹簧,30.钢珠,31.间隔柱,32.挡片,33.挡片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转盘(10)和挡片(32)都有对应的转盘安装孔(15)和挡片安装孔(33),用自攻螺丝连接,将定盘(20)夹于其中。转盘(10)和定盘(20)各有对应的5环上钢珠滚道(11)和下钢珠滚道(21),其间布有钢珠(30),钢珠(30)间由间隔柱(31)作均匀隔开,以确保均衡地承托转盘(10)。间隔柱(31)为外径大于钢珠(30)半径的柱形材料。图1中只画出1环的钢珠(30)和间隔柱(31),其余4环省略。在图4中,全部省略了钢珠(30)和间隔柱(31)。
在图1和图2中,转盘(10)的脚踩的位置处开有多条同圆心的弧形槽(12),过长的弧形槽(12)由弧形槽隔断(14)打断成2至3截,增加材料的连接点,增强转盘(10)的机械强度。弧形槽(12)的两端向内做成倾斜形状——弧形槽斜面(13),配合搓指斜面(25),见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飞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飞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