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6675.0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井冈久美子;井上道信;西内秀夫;馆山和树;守屋公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王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1年2月28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42629并要求享有其优先权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诸如LED(发光二极管)等固态发光器件的照明装置的结构针对如高亮度与高可靠性等高性能需要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执行良好的散热的照明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照明装置包括:外壳、电源单元和发光单元。电源单元包含在外壳的内部。发光单元设置在电源单元上。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利用从电源单元供给的电流发光。外壳具有侧部,该侧部设置在与从电源单元朝发光单元的方向平行的第一轴线的周围。该侧部设置在电源单元的周围。该侧部具有设置在与第一轴线平行的中央轴线周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沿着第一轴线观察时,中央轴线通过外壳的上端的中央。第一部分具有到中央轴线的长距离。第二部分具有到中央轴线的短距离。当通过垂直于中央轴线的截面切开内表面时,第二部分的内表面的端部具有从垂直于中央轴线的部分和具有相对于中央轴线的凹进结构的部分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内表面与电源单元相对。
根据以上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可以执行良好的散热的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E是示出参考示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D、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A至图9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说明实施例。
附图是示意性的或者概念性的;并且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之间的关系、各部分之间的尺寸比例等不必与其实际值相同。而且,在附图之间,甚至对于同样的部分而言,也可以有区别地示出其尺寸和比例。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中,以同样的附图标记标注与以上附图说明中描述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并且适当地省略详细描述。
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B是当由图1A的A1-A2截面切开时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A和图2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A是沿着图1A的线A1-A2的截面示图并且是沿着图2B的线B1-B2的截面示图。图2B是示意性平面图。
如在图1A、图1B、图2A和图2B中所示,根据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10包括外壳10、电源单元30和发光单元20。电源单元30包含在外壳10的内部。发光单元20设置在电源单元30上。发光单元20包括发光器件21。发光器件21利用从电源单元供给的电流发光。发光器件2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外壳10用于消散在例如从电源单元30和发光单元20中选择的至少之一上产生的热量。外壳10包括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外壳10包括例如金属。外壳10包括例如铝,等等。
电源单元30包括电源基板31和电气部分32。电气部分32安装在电源基板31的主表面31a上。电气部分32包括例如用于控制从电源单元30朝发光器件21供给的电流。除了电气部分32,电气部分可以安装在电源基板31与主表面31a相对的一侧上的表面上。
发光单元20还包括例如光源基板22、光源散热板23和波长转换层24。发光器件21安装在光源基板22上。具体地,发光器件21设置在光源基板22的上表面上。光源散热板23设置在光源基板22的下表面(电源单元30侧上的表面)上。光源散热板23消散在发光器件21上产生的热量。波长转换层24覆盖发光器件21的至少一部分。波长转换层24吸收从发光器件21发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发射与已发射光的波长不同波长的光。波长转换层24包括例如荧光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6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