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无功源分层协调的风电场电压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5967.2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涛;刘玉田;孙华东;陈得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功 分层 协调 电场 电压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多无功源分层协调的风电场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它的步骤为:
第一步,通过SCADA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并上传至控制中心;
第二步,控制中心进行第三级控制,通过最优潮流计算,给出风电场汇集点的电压参考值Uref,该级控制的周期为小时级;
第三步,第二级控制为风电场级控制,将采集到的汇集点实时电压值Ut与电压参考值Uref进行比较,ΔU=Uref-U,为了防止设备的频繁调节,设置电压死区范围,如果-0.01≤ΔU≤0.01,则不进行控制,若超出死区范围,则根据第四步的两层多阶段模型计算控制策略并实施,该级的控制周期为分钟级;
第四步,控制策略的求取分为两层,第一层离散设备优化,求取完毕控制策略并下发,待下一第三级控制周期到来,进入第五步;
第二层分为多个阶段,每一阶段均只制定连续设备控制策略并下发,每一阶段的控制完成之后,到下一第二级控制周期到来,重新计算连续设备的控制策略并下发;
第五步,待三级控制的下一周期到来,重新进入第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无功源分层协调的风电场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步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各节点的电气量,如有功P、无功Q、电压U、相角δ,各风电场的风速,这些基本数据用于各级的优化计算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无功源分层协调的风电场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步中,第三级控制根据第一步的系统运行信息,确定中枢点母线电压的参考值,并下发,其中第三级控制追求的是电网的经济性,该级的控制的目标函数是系统的网损最小:
式中:Ploss为区域有功网损;Ui和U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电压幅值;δij=δi-δj为节点i和j的相角差;Gij+Bij为线路ij的导纳参数,Gij为电导,Bij为电纳;求解该目标函数,得到主导节点的目标电压值,在风电场群构成的区域,风电场汇集站的并网点被选为主导节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无功源分层协调的风电场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步中,根据从第二步获取的中枢母线参考电压值,进行二级控制;根据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指预测风电场未来0-4h的有功功率,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无功源分层协调的风电场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四步中,第一层计及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计算离散设备的优化策略,策略制定的滚动周期为1小时,目标函数如下:
式中,为中枢母线i在j时段的电压值,为中枢母线i在j时段的电压目标值,f11为16时段中枢点电压累积偏差,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时间尺度是4小时,取15分钟一个点,则四个小时共计16个点,j代表时间点,m代表主导节点的个数;
为限制离散设备的动作引入动作设备数量最少的目标函数,见式(3),作为软限制进一步控制动作次数,两者构成多目标函数
式中,l代表离散设备的数量,当离散无功设备发生动作,Ni置1,该目标函数表示动作离散设备的数量,增加该目标函数,进一步减少离散设备的动作次数;
第二层中包括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只为满足当前的控制目标,不考虑前瞻;目标函数包括电压偏差最小和静态稳定欲度最大;
式中:和分别代表中枢母线i的电压实际值和电压目标值,m代表主导节点的数量;
f22=maxλ (5)
二级电压控制计算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如下:
(1)潮流方程约束:
(6)
在潮流计算过程中,鼠笼型风电场和双馈型风电场的节点都被处理为PQ节点;鼠笼型风电场的无功出力由风电机组机端电压和有功出力决定,计算公式见式(7)和(8)
双馈型风电场的无功出力超过无功极限时,按照式(9)修正,
式中:Qgmi和Qgmax分别为无功出力的下限和上限,Pg,Qg分别为双馈机的有功、无功;为功率因数极限,定义为-0.95~0.95;
(2)电压安全约束
Umin≤Ui≤Umax(10)
(3)控制变量约束
式中:t代表有载调压器分接头档位;Qg,c代表双馈风机和并联电容器组发出的无功功率;α代表SVC的触发角;
第一级的控制,是根据以上第二级优化计算后下发的多无功源控制策略的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9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