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碳八馏分中分离苯乙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165.8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勃;王鑫泉;白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5/46 | 分类号: | C07C15/46;C07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馏分 分离 苯乙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从碳八馏分中分离苯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百万吨级乙烯的建设,从裂解汽油中的碳八馏分中回收苯乙烯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由于裂解汽油碳八馏分中苯乙烯与其他芳烃的沸点相差不大,特别是苯乙烯与邻二甲苯的沸点相差不到1℃,无溶剂时两者的相对挥发度接近1.0,无法采用常规精馏分离。通常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通过溶剂改变邻二甲苯与苯乙烯的相对挥发度,从裂解汽油中分离出聚合级苯乙烯。
常用工艺沿用了常规的萃取精馏塔的流程如图1所示,溶剂从塔顶下5-15块板进入萃取精馏塔,C8原料从塔中部进入,汽提蒸汽从塔釜或再沸器加入,塔顶蒸汽经冷凝后,部分抽余油回流,汽提水经水包收集后排出。
萃取精馏塔塔顶回流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溶剂回收段液相的存在,防止溶剂从塔顶损失。在常规工艺中,塔顶抽余油(油相)中富集了大量的邻二甲苯,作为回流进入萃取精馏塔,增加了萃取精馏塔内循环(如图中方框所示)中邻二甲苯的含量,从而增加了邻二甲苯与苯乙烯的分离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碳八馏分中分离苯乙烯的方法。通过回流水相减少萃取精馏塔内邻二甲苯的浓度,减少溶剂比、降低回流比、减少苯乙烯损失、增加操作弹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碳八馏分中分离苯乙烯的方法。
包括:碳八馏分在萃取精馏塔内经萃取精馏后分离出苯乙烯,
其中,采用水相全部或部分取代抽余油作为所述萃取精馏塔内溶剂回收段的液相回流。
所述水相为萃取精馏塔塔顶的回流罐水包或分液罐内分离的游离水或补充添加的脱盐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通过回流罐水包或分液罐分离的游离水或补充添加的脱盐水等,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传统萃取精馏工艺中作为回流的抽余油,作为溶剂回收段的液相,以减少萃取精馏塔内抽余油特别是邻二甲苯的含量。
萃取精馏塔的操作条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操作条件。本发明中萃取精馏塔优选在负压状态操作,压力维持在10-15KPa.A。
具体可包含以下步骤:
(1)萃取精馏塔在负压状态操作,压力维持在10-15KPa.A;
(2)抽提溶剂从塔上部5-15块板进入萃取精馏塔;
(3)C8馏分从塔中部适当位置进入;
(4)塔釜或再沸器中加入汽提蒸汽;
(5)塔顶采出使用回流罐上的水包,或油水分离罐或倾析器等,分离抽余油和水;
(6)含油水或新鲜的去离子水,部分或全部取代抽余油回流;
(7)塔顶得到抽余油产品;
(8)塔底得到含苯乙烯的富溶剂。
本发明的效果是:通过回流水相减少萃取精馏塔内邻二甲苯的浓度,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减少萃取精馏塔内抽余油的含量,特别是减少了邻二甲苯的含量。某裂解汽油组成中含苯乙烯35wt%,邻二甲苯15%,回流比0.55,塔内苯乙烯∶邻二甲苯=1.25∶1;若采用全水相回流,塔内苯乙烯∶邻二甲苯=2.3∶1。
2.传统油相回流方法相比,全水相或部分水相回流可以减少溶剂比;
3.传统油相回流方法相比,全水相或部分水相回流可以减少苯乙烯损失;
4.可以降低回流比,传统油相回流方法回流比在0.9-1.2左右,采用全水相回流可以把回流比控制在0.2左右。
5.可以增加操作弹性,传统油相回流,回流量超过正常值1.5倍左右时,非芳组分的超量回流会破坏全塔平衡,塔底产品中邻二甲苯的含量增加,采用全水相回流,增加回流量2-3倍,不会影响塔底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萃取精馏分离苯乙烯流程图
图2本发明的萃取精馏分离苯乙烯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萃取精馏塔;2-再沸器;3-冷凝器;4-回流罐;5-萃取精馏溶剂;6-碳八原料;7-汽提蒸汽;8-富溶剂;9-抽余油;10-液相回流;11-水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性足与轮式运动机构结合的复合变形移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