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接制冷剂管的结构和方法及具有该结构的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1211.0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崔先默;郭志镐;李相龙;郑在洙;吉成浩;金锡均;全殷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2 | 分类号: | F24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金光军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 制冷剂 结构 方法 具有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制冷剂管的结构和方法及具有该结构的空调,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形成空调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制冷剂管的改进的结构和一种具有该结构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这样一种电器,其在室温下通过使制冷剂蒸发而从周围空气吸收热,并将吸收的热排放到另一系统。空调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毛细管。蒸发器通过使制冷剂蒸发而使周围空气冷却。压缩机压缩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气体,使其具有高温高压。冷凝器使已被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常温液态制冷剂。毛细管降低高压液态制冷剂的压力。
空调被分成分离式空调和一体式空调。分离式空调包括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安装在室内,将室内空气吸入到该单元中以允许吸入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内。室外单元允许从室内单元引入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制冷剂处于可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状态,然后室外单元将制冷剂提供给室内单元。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通过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彼此连接。
需要这样一种用于连接制冷剂管的结构,该结构容易连接,同时防止在将制冷剂管连接到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时,或者在将制冷剂管连接到另一制冷剂管以形成延长的制冷剂管时制冷剂渗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制冷剂管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调,所述连接结构使制冷剂管能够容易地连接到空调的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制冷剂管的结构和一种具有该结构的空调,所述结构提高了连接到空调的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的制冷剂管与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之间的密封性。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制冷剂管的结构和一种具有该结构的空调,所述结构利用包含铝或铝合金以及铜的制冷剂管实现。
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施而了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用于连接制冷剂管的结构包括制冷剂管、套接部件和结合螺母。制冷剂管允许制冷剂流过。套接部件连接到制冷剂管的一端。结合螺母结合到套接部件的外周表面。套接部件设置有锁紧环和至少一个O形圈。锁紧环允许制冷剂管沿着制冷剂管结合到套接部件的第一方向运动,并防止制冷剂管沿着制冷剂管与套接部件分离的第二方向运动。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被构造成防止制冷剂在套接部件处渗漏。
所述连接结构还可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锁紧环和O形圈之间,用于防止O形圈损坏。
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可包括:第一O形圈,与垫圈接触;第二O形圈,与第一O形圈接触,以与第一O形圈一起使套接部件保持密封。
所述套接部件可包括:第一容纳部分,被构造成容纳制冷剂管;第二容纳部分,与第一容纳部分一起形成台阶,并被构造成容纳锁紧环、垫圈和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
所述第二容纳部分可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被构造成防止结合螺母过量地结合到套接部件,所述突出部沿着第二容纳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
所述结合螺母可包括:压迫突出部,被构造成压迫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容纳凹槽,被构造成容纳第二容纳部分的突出部。
制冷剂管可具有利用涂有合成树脂的铝或铝合金形成的表面。
所述连接结构还可包括装配夹具,所述装配夹具被构造成将锁紧环、垫圈和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插入到套接部件中。所述装配夹具包括:结合部分,设置在装配夹具的外周表面上,从而将结合部分结合到锁紧环、垫圈和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支撑突起,沿着装配夹具的外周表面的圆周突出,以沿一个方向支撑锁紧环、垫圈和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
所述连接结构还可包括装配夹具,所述装配夹具被构造成将锁紧环、垫圈和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插入到套接部件中。所述装配夹具包括:第一夹具侧容纳部分,设置在装配夹具的内部,用于容纳制冷剂管;第二夹具侧容纳部分,与第一夹具侧容纳部分一起形成台阶,并容纳锁紧环、垫圈和所述至少一个O形圈。
锁紧环可包括:凸缘,被设置为环状;夹持件,从凸缘径向地向内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1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粒间距离的检测方法和传感器
- 下一篇:网格分流式上喷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