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的现砌式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916.0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郭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猛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北三环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现砌式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的现砌式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砂子、石子及外加剂按适当比例配合搅拌而成的拌合物,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易于成型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目前,对于混凝土的施工主要采用“整体搅拌——运输——浇筑”的施工方法,即,将混凝土的各组成部分(水、水泥、砂子、石子及外加剂等)按比例混合好之后进行整体搅拌,然后运至现场浇筑形成混凝土。混凝土的常用搅拌方法包括:搅拌机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泵送车搅拌、人工现场搅拌等,其共同特点均是将混凝土的各个组成部分混合之后进行整体搅拌。
除了整体搅拌混凝土这种传统方法之外,近年来还提出了先搅拌水泥浆液再掺入砂子、石子等骨料进行整体搅拌的方法,可以保证水泥浆液搅拌均匀,提高混凝土强度。但是,这种方法并未脱离整体搅拌的模式,只不过把搅拌过程分成两个步骤先后进行,即将原来的水、水泥、骨料掺在一起进行整体搅拌改为先搅拌水和水泥,然后再掺入砂子、石子骨料进行整体搅拌,实质是传统混凝土整体搅拌方法的改良,并未突破传统混凝土的搅拌方法。
对于建筑结构主体而言,混凝土用量较大,多采用搅拌机现场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商品混凝土;而对于构造柱、水平系梁、砌体墙水平配筋条带等零散的混凝土工程,单片墙体施工时用到的混凝土量往往较少,一般采用机器搅拌或人工搅拌的方式。机器搅拌时需要根据不同墙体位置移动搅拌机,且搅拌机在使用过后需要及时进行清洗;人工搅拌则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搅拌时劳动强度很大。
同时,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对于混凝土的和易性有着一定的要求,要求混凝土能够产生流动,因而必须预先对拟浇筑混凝土部位进行模板施工作业,包括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等,混凝土施工后还需要进行模板拆除等。当仅有少量构造柱或水平系梁需要施工时,虽然混凝土的工程量较小,仍需要进行模板的切割、支挡以及拆模等工作,制约着墙体施工的进度和速度。
由上述分析可见,采用传统“整体搅拌——运输——浇筑”方法施工零散的混凝土工程,有着诸多的不便之处,且单次施工的混凝土工程量越少,传统施工方法的缺点越明显。总之,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提出一种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能适应构造柱、水平系梁等混凝土工程量较少的特点,既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整体搅拌操作,又能免去模板的切割、支挡以及拆模等施工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整体搅拌操作,也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操作,又能免去模板的切割、支模以及拆模等施工程序,非常便于混凝土工程量较少时施工采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的现砌式施工方法,该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根据混凝土用量计算水、水泥、砂子、石子以及外加剂的配合比;
步骤b,根据混凝土设计高度计算混凝土中水泥砂浆层2的层数和石子层3的层数;
步骤c,将水、水泥、砂子和外加剂混合在一起配置水泥砂浆,并按比例配置石子,润湿石子;
步骤d,采用手工砌筑的方法,由下至上间隔铺设水泥砂浆层2和石子层3,直至将所有水泥砂浆层2和石子层3铺设完,所述混凝土的最下层和最上层为水泥砂浆层2;
步骤e,以水泥砂浆涂抹已砌筑好的混凝土各个侧表面,并涂抹平整,经过一定时间养护,完成混凝土的施工。
所述石子层3的铺设面积小于水泥砂浆层2的面积,并位于水泥砂浆层2平面的中部。
所述石子层3为单层石子,均匀铺设在水泥砂浆层2上,且向下按压使石子嵌入下层水泥砂浆层2内,石子与石子之间留有间隙,石子层3上层的水泥砂浆渗入本层石子层的空隙,达到密实状态。所述石子在施工前需要预先浸水湿润,保证处于湿润、无明水状态,且保证石子的含泥量符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猛,未经郭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