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端口模块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0489.6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昱勋;汪志毅;林政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35/00;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端口 模块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传输端口及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转动的传输端口模块及使用该种传输端口模块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其散热风扇模块的入风口多位于底部,由于空气流动性差而容易累积热量,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脚垫或撑高装置等方式垫高笔记本电脑的底面,以增加底面的散热空间;或将笔记本电脑放置于设有散热器的散热基座上,以提高散热效率。但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装设附加装置才能提升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果。
此外,一般笔记本电脑为了与外部装置连接,通常会在机身表面设置传输端口,常见的传输端口有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以太网路传输端口、视讯接口或音源信号连接端口等。但一般连接端口都是固定地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特定位置,缺少变化性。另外一方面,一般笔记本电脑的传输端口为了便于连接外部装置,通常采取开放式设计,容易积聚灰尘而影响电性连接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垫高电子装置底面而增进散热效果,且可转动并能遮蔽传输端口插口的传输端口模块。
于是,本发明传输端口模块,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机壳的一侧缘,供一外部装置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该电子装置具有容置于该机壳内的一控制电路,该传输端口模块包含一旋转匣、一电路板、至少一第一传输端口及一枢接单元。
该旋转匣包括一设于该机壳的侧缘的中空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电路板设置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并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该第一传输端口数量对应该第一开口且设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枢接单元包括设于该壳体的至少一枢转件,及设于该机壳且分别对应该枢转件而可供该枢转件结合转动的至少一枢转座。其中,该旋转匣可通过该枢接单元而相对于该机壳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开口朝向远离该机壳侧缘的方向,以供该外部装置插接于该第一传输端口而形成电性连接。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开口为朝下而被承载所述电子装置的平面遮蔽。
较佳地,其中,该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该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壳体的顶壁不凸出该机壳的顶壁,且该壳体的底壁不凸出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该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一底壁及一连接该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侧壁,在该第一位置时,该侧壁远离该机壳;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凸出该机壳的底壁并接触该平面,使该机壳的底壁与该平面间隔一特定距离。
较佳地,该第一开口位于该壳体的侧壁。
较佳地,该旋转匣通过该枢接单元而偏心枢设于该机壳,使该旋转匣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凸出于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旋转匣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横向长度大于该侧壁的纵向高度,使该旋转匣转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凸出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壳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位于该壳体的顶壁;该传输端口模块还包含数量对应该第二开口的第二传输端口,该第二传输端口设置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该第二开口的位置,且固定及电连接于该电路板。
较佳地,该第一传输端口与该第二传输端口各具有一中空本体及一设于该本体内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传导端子,该等本体各具有一插口,且该等插口分别对应该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使用前述传输端口模块的电子装置。
于是,本发明电子装置,放置于一平面上并可插接一外部装置配合使用。该电子装置包含一中空壳体、一容置于该机壳中的控制电路及至少一传输端口模块。
该传输端口模块装设于该机壳的一侧缘且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并供该外部装置插接而形成电性连接。该传输端口模块包括一旋转匣、一电路板、至少一第一传输端口及一枢接单元。该旋转匣具有一设于该机壳侧缘的中空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电路板设置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并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该第一传输端口数量对应该第一开口且设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枢接单元具有设于该壳体的至少一枢转件,及设于该机壳且分别对应该枢转件而可供该枢转件结合转动的至少一枢转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