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纤维增强PET工程塑料的改性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846.7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13/02;B29B9/06;B29C47/92;C08K13/04;C08K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纤维 增强 pet 工程塑料 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纤维增强PET工程塑料的改性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将塑料基体与各种助剂,包括增塑剂、润滑剂、抗冲改性剂、抗氧剂、成核剂、着色助剂、增强填料等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然后将所得混合料通过挤出机造粒是进行塑料改性的最常用的方法。塑料改性所涉及的助剂的种类多样,既包括固体颗粒,也包括粉体甚至液体。为了方便应用,降低在混料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提高助剂在基体的中的分散性,在实际应用中,助剂往往以母粒的方式与基体树脂混合。在塑料改性中常用的母粒包括色母粒、阻燃母粒、填充母粒、润滑母粒、以及其他功能性母粒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是热塑性聚酯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PET最早用于生产纤维,即涤纶纤维,后来又用于生产薄膜以及中空容器。未经过增强或填充的PET树脂的力学性能并不好,作为工程塑料使用的PET均是经过玻璃纤维或矿物质填充增强改性的。经过增强的PET工程塑料具有高强度、高刚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能、耐蠕变性、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能。
欲最大限度的提高PET工程塑料的强度、模量、耐热性,充分发挥玻璃纤维的增强效果,以及提高改善挤出造粒性能和减少制品表面的浮纤,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提高PET的结晶速度:PET是结晶性高分子材料,但是其结晶速度很低,远远低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这容易造成在成型制品的过程中PET的结晶不完善,使强度和模量下降,更重要的是大幅度降低制品的热变形温度。对于结晶不完善的PET工程塑料制品,其热变形温度仅有70~80℃,而如果结晶完善,则热变形温度则可高达220℃以上。
(2)良好的润滑特性:PET与金属表面的摩擦系数较大,当玻纤含量较高时,其注塑件的表面质量很差,可看到明显的浮纤,这也限制了PET工程塑料的应用。
对于玻纤增强的PET工程塑料,除了润滑剂和成核剂之外,还需加入抗氧剂、阻燃剂、抗冲改性剂、抗水解助剂等。对于适用于PET材料加工的与母粒有关的专利,主要集中在色母粒、润滑母粒,而且主要应用集中在PET薄膜、纺丝等工艺的应用。中国专利02121210.5公开了一种适用于PET切片的色母料的制备方法,专利CN 101701100 A公开了一种专用于BOPET(双向拉伸PET薄膜)的专用黑色母及其制备方法,专利CN 1757672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聚酯类树脂加工的母料及其生产工艺,专利CN 1903937A公开了一种PET色母料及其制造方法。上述专利所述母粒功能单一,母粒的作用仅仅是为了着色或者改善润滑。专利CN101629012A公开了一种PET爽滑色母粒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所述母粒具有着色和润滑的双重功能。以上所述专利所使用的改性母粒,因功能比较单一,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加入其他的各种助剂配合使用,这增加了称量环节以及助剂之间相互协同配合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纤维增强PET工程塑料的改性母粒,该改性母粒具有多种功能,为一种复合改性母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适用于纤维增强PET工程塑料的改性母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纤维增强PET工程塑料的改性母粒,该改性母粒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 100份,
成核剂 2~30份,
润滑剂 2~10份,
抗氧剂 2~20份,
抗冲改性剂 0~80份,
光稳定剂 0~30份,
着色剂 0~15份,
阻燃剂 0~1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