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8335.3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季翔;林丽娟;田国华;刘伟;王国安;缪正坤;方建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C04B28/00;C04B18/3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垃圾 复合 保温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具体是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要求广泛推广应用新的建筑材料,应用实践证明,混凝土砌块是代替粘土砖的理想墙体材料,因为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节能、节地、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符合绿色墙材的要求,施工速度快。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最大,而在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外墙保温技术与节能材料的发展是互为促进的,节能材料的发展必须与外墙保温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目前,外墙保温技术主要包括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和外墙自保温系统三种。墙体自保温技术与其他的墙体保温技术相比具有构造简单、适应传统施工习惯、外墙饰面多样化、减少有机保温材料对环境污染等优良特点,同时满足保温隔热与建筑围护或承重的要求,又能较好的解决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保持与建筑物相同使用寿命,节约工程造价。因此,开发新型自保温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政策和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利用建筑垃圾、废旧聚苯颗粒、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及挤塑聚苯板复合而成,是复合自保温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砌块基体,在砌块基体上设有二至三排孔,每排至少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的相邻两排孔错位排列;在每个矩形孔中充填有保温材料;所述的砌块基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各原料拌合成的混凝土制成:水泥59~61份,建筑垃圾29~31份,粉煤灰7.0~7.2份,废旧聚苯颗粒0.59~0.6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0.8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10~0.14份,木纤维0.14~0.17份,聚丙烯纤维0.03~0.04份,减水剂0.92~0.98份;其水灰比为0.4~0.46。
上述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经检测,其体积密度在910~1000Kg/m3,砌块抗压强度达到5.0Mpa以上;含水率为2.7%、吸水率为9.3%、相对含水率28.8%,采用240mm厚墙体的传热系数K值为0.58W/(m2*K)以下。在保证轻质的条件下,力学、物理性能均较好,热工性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0.3时)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建筑垃圾复合自保温砌块利用建筑垃圾、废旧聚苯颗粒、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同时在制成的砌块孔洞中插入挤塑聚苯板复合制成的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能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使建筑垃圾、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三块砌块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中:1、砌块基体,2、矩形孔,3、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砌块大小:390mm×240mm×190mm
砌块基体的成分及其配比的重量份为:水泥60.98份,建筑垃圾29份,粉煤灰7.0份,废旧聚苯颗粒0.59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10份,木纤维0.14份,聚丙烯纤维0.03份,减水剂0.92份;水灰比0.4。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每个砌块基体1上设三排孔,采用错位排列,每排2个长方形孔2,尺寸为150mm×30mm。按图3所示的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在所有的孔洞中均插入厚度为30mm挤塑聚苯板作保温材料3。
实施例2
砌块的成分及其配比的重量份为:水泥60份,建筑垃圾29.7份,粉煤灰7.2份,废旧聚苯颗粒0.61份,可再分散乳胶粉0.8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14份,木纤维0.17份聚丙烯纤维0.04份,减水剂0.92份;水灰比0.4。
其他同实施例1。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砌块经检测,其体积密度在910~1000Kg/m3,砌块抗压强度达到5.0Mpa以上;含水率为2.7%、吸水率为9.3%、相对含水率28.8%,采用240mm厚墙体的传热系数K值为0.58W/(m2*K)以下。在保证轻质的条件下,力学、物理性能均较好,热工性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0.3时)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8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