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8273.6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朱祥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祥桢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4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热水 器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与太阳能热水器相配套使用的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依赖太阳光提供能量来加热水。其热水水温取决于阳光的强弱以及阳光照射的长短。一般来说,夏天水温高,冬天水温低;晴天水温高,阴雨天水温低。所以就会出现在冬天或阴雨天时,太阳能热水器不能提供足够热的热水。而且在特别冷得天气里,太阳能热水器会出现水管结冻,以致不能提供热水。现在很多太阳能热水器带有电加热,但这种电加热具有以下缺点:
电加热为手动,需要用户自己打开电加热装置。如果用户忘记,则无热水可用。
电加热所需时间长,通常最少需要1~2小时,不能及时提供热水。
电加热是将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所有水都加热,但用户通常不需要马上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里所有的水。这样就会浪费不必要的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全天候为用户快速提供热水、并且能节省电能的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装置,包括热水进水管、热水流量调节装置、冷水进水管、冷水流量调节装置、中间管、电加热装置和出水管,所述热水进水管的一端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相连接,热水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热水流量调节装置的进口相连接,冷水进水管的一端是冷水入水口,另一端与冷水流量调节装置的进口相连接,热水流量调节装置的出口和冷水流量调节装置的出口相交接并且其交接处连接中间管的一端,中间管的另一端与电加热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接,电加热装置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一端相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为出水口,中间管上设置有中间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温度传感器。
上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机后,冷水流量调节装置控制冷水进水管关闭,热水流量调节装置控制热水进水管打开,流量传感器检测中间管中的流量,
如无流量,则热水流量调节装置控制热水进水管关闭,冷水流量调节装置控制冷水进水管打开,电加热装置同时工作,将出水温度加热达到用户设定温度;
如有流量,则中间温度传感器检测中间管中的水温,当水温低于用户设定所需温度时,电加热装置工作,将出水温度加热达到用户设定温度;当水温略低于用户设定所需温度时,可以使冷水流量调节装置控制冷水进水管打开,将冷水和热水先混合至某一预混合温度和设定流量,再由电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至所需温度;当水温高于用户设定所需温度时,电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冷水流量调节装置控制冷水进水管打开,通过冷水流量调节装置和热水流量调节装置分别对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进水管的流量进行调节,以达到对出水温度及流量的控制。
在电加热装置工作时,有三种控制方法:水流控制式、功率控制式和混合式;
水流控制式为:在电加热装置功率一定,通过控制流量来达到出水温度控制;
功率控制式为:在流量一定,通过对电加热装置功率的调节来达到出水温度控制;
混合式为:水流控制式和功率控制式同时使用,通过对电加热装置功率和流量同时进行调节来达到出水温度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论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管是否结冻,均能够在全天候为用户快速提供热水;其工作模式可根据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情况自动切换,并且可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1、热水进水管,2、冷水进水管,3、中间管,4、出水管,5、太阳能热水器,6、电加热装置,7、出水口,8、冷水入水口,9、热水流量调节装置,10、冷水流量调节装置,11、中间温度传感器,12、流量传感器,13、出水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祥桢,未经朱祥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8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