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上下脱模机构的分体式半固态金属微触变成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7652.3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梅德庆;娄心洋;姚喆赫;施庆波;陈子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45/08 | 分类号: | B21D45/08;B21D37/10;B21D37/16;B21D22/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脱模 机构 体式 固态 金属 微触变 成形 装置 | ||
1.一种带上下脱模机构的分体式半固态金属微触变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
1)上模:包括上模连接板(1)、加热块(5)、冲头(7)、四根上模加热棒(4)、上模热电偶(14)和脱模螺母(6);上模连接板(1)下端与加热块(5)上端同轴相连;加热块(5)四个盲孔中分别布置有一个圆筒形上模加热棒(4);靠近上模连接板(1)处的加热块(5)径向孔中安装用于测温的上模热电偶(14);加热块(5)下端与冲头(7)同轴相连;脱模螺母(6)与加热块(5)下端相连;冲头(7)端面露出脱模螺母(6),冲头(7)下端面加工有微孔阵列;
2)下模:包括成形腔体(8)、下模热电偶(9)、四根下模加热棒(10)、支撑腔体(11)和顶杆(12);成形腔体(8)中心开有成形腔,成形腔上部为圆形凹槽,成形腔下部为倒圆台形凹槽;在倒圆台形凹槽侧面的成形腔体(8)中有上下错开的四个孔,四个孔中分别布置有一个圆筒形下模加热棒(10);成形腔体(8)径向孔中安装用于测温的下模热电偶(9);支撑腔体(11)为中空结构,中心孔中放置顶杆(12);支撑腔体(11)下部两侧加工有通槽;顶杆(12)上段为倒圆台,倒圆台尺寸与成形腔体(8)下部倒圆台形凹槽一致;顶杆(12)下段为圆柱体结构,位于支撑腔体(11)通槽位置的顶杆(12)开有径向通孔;成形腔体(8)与支撑腔体(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上下脱模机构的分体式半固态金属微触变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7)下端面的微孔阵列为具有相同的孔深和中心距的阵列圆孔,微孔阵列为圆形、方形或三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上下脱模机构的分体式半固态金属微触变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螺母(6)四周均布削平和开有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6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拉链头压铸件分料机及分料方法
- 下一篇:散热片压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