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开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6640.9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辉;杨进;雷阳传;王殿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F42D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小 隧道 洞开 挖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洞的开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双洞隧道中隔岩厚度小于2米时,采用复合式中隔墙连拱隧道结构。该结构的施工工期较长,施工成本较高。但目前还没有针对中隔岩厚度小于2米的隧道的其它有效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开挖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完成第一段洞体的开挖;
1)在靠近中隔岩的一侧,沿后行洞高度方向成排钻打纵向减震孔;
2)向远离中隔岩的一侧偏离1-2m,对后行洞进行掏心爆破,清渣;
3)对后行洞进行周边爆破,清渣,形成第一段洞体,露出第一段中隔岩;
二)对第一段中隔岩进行注浆加固,使第一段中隔岩与隧道结构成为一个整体;
1)在第一段中隔岩内横贯多根注浆导管;注浆导管的中部设有多个注浆孔;
2)完成第一段洞体初期支护结构的施工;
3)待第一段洞体的初期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外接注浆设备向注浆导管内注入水泥浆;水泥浆的水灰重量比不小于0.5∶1;设有横贯注浆导管的单个钻孔水泥浆的注入量应大于其设计值,并且注浆压力应大于1MPa小于2MPa;单个钻孔水泥浆注入量的设计值为:Q=ηSL,其中:S为钻孔的截面面积;L为钻孔压浆段的长度;η为扩散系数,取1.3-1.5;
三)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直至完成后行洞小净距段的施工。
上述纵向减震孔有两排,布孔高度从底部开挖边线开始至后行洞拱腰部分。
沿后行洞环向相邻注浆导管的间距为0.4-0.6m,沿后行洞纵向相邻注浆导管的间距为0.8-1.2m,每根注浆导管向先行洞洞顶仰2-5度,注浆导管在断面内的分布范围:从底部开挖边线开始至后行洞拱腰部分,且最高位的注浆导管低于最高位的纵向减震孔。
注浆导管的前端部加工成锥体,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注浆导管的尾部不短于1m的范围内不钻孔,形成预留止浆段。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减震爆破的方法逐段形成后行洞的洞体,通过注浆加固中隔岩的方法逐段形成与隧道结构成为一个整体的中隔墙,能够使先行洞按照单洞隧道的现有施工方法直接进洞施工,省去了中隔墙的施工,节约了工期,同时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可节约50%左右;工序安排方面更加便于衔接。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开挖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的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的注浆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先行洞,2、注浆导管,3、纵向减震孔,4、偏移掏心爆破洞,5、后行洞,21、外箍筋,22、预留止浆段,23、注浆孔,24、注浆导管的前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本发明一种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开挖方法的思路是:不用施工中隔墙,直接按照单洞隧道的现有施工方法完成先行洞1的施工,在先行洞的施工完成后,钻打后行洞的纵向减震孔3,然后进行后行洞的偏移掏心爆破,而后再周边爆破,从而减小后行洞爆破对中隔岩及先行洞的震动破坏。在中隔岩内预留注浆导管2,通过向注浆导管内注浆的方式加固中隔岩内因爆破震动而导致的破碎裂隙,使得中隔岩与隧道结构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保证隧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请参阅图1-2,本发明一种极小净距隧道后行洞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完成第一段洞体的开挖;
1)钻打纵向减震孔3
采用地质钻机在搭设的钻孔平台上钻打纵向减震孔。孔径为Φ110-150mm,孔深应当不小于第一段洞体的设计开挖纵深。
纵向减震孔3在靠近中隔岩的一侧有两排,沿后行洞高度方向成排设置,靠近中隔岩的纵向减震孔距离开挖边线1m,远离中隔岩的纵向减震孔距离开挖边线2m,布孔高度从底部开挖边线开始至后行洞拱腰部分。在布孔高度方向上相邻减震孔的孔距为300-400mm。
2)向远离中隔岩的一侧偏离1-2m,对后行洞进行掏心爆破,清渣,形成偏移掏心爆破洞4;
3)对后行洞5进行周边爆破,清渣;至此已经完成了具有设计开挖纵深的第一段洞体的开挖,形成了第一段洞体,露出了第一段中隔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毛架带有圆柱体的羽毛球
- 下一篇:股四头肌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