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智能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943.9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夏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富士达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1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智能 管理 方法 | ||
1.一种电池智能管理方法,采用与其内部电芯电连接的内置微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所述微控芯片进入睡眠状态,等待被中断唤醒;
B用户通过与所述微控芯片电连接的电池外壳上按键产生按键中断,所述微控芯片被中断唤醒,检测并根据电池电压执行相对容量的电池电量运算,再根据运算结果控制点亮电池外壳上的复数个指示灯中对应数量的指示灯;
C定时器产生定时器中断,所述微控芯片被中断唤醒,判断电池的检测电压小于低压门限设置低压标记;当存在所述低压标记且电池充放电回路上的电流感应电阻的两端电压高于充电门限,累计充电时间,其中:所述两端电压为正、电池充电,所述两端电压为负、电池放电;当充电时间超过有效时间,累计充电次数,再判断充电次数是否大于最高次门限;若大于最高次门限,则控制点亮/闪亮电池外壳上的对应指示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201)定时器产生定时器中断,所述微控芯片被中断唤醒;
202)判断电池的检测电压是否小于低压门限,是设置低压标记;
203)判断电池充放电回路上的电流感应电阻的两端电压是否高于充电门限,是设置充电标记;所述两端电压为正、电池充电,所述两端电压为负、电池放电;
204)判断是否同时存在低压标记且充电标记,是累计充电时间检测计数,否则跳过下面步骤进入步骤207);
205)判断充电时间检测计数是否超过有效时间对应计数,是累计充电次数,否则跳过下面步骤进入步骤207);
206)判断充电次数是否大于最高次门限;是则控制点亮/闪亮电池外壳上的对应指示灯;
207)进入步骤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301)定时器产生定时器中断,所述微控芯片被中断唤醒;
302)判断是否存在低压标记,是直接进入步骤304),否则进入下一步;
303)判断电池的检测电压是否小于低压门限,是设置低压标记,否则进入步骤307);
304)判断电池充放电回路上的电流感应电阻的两端电压是否高于充电门限,是累计充电时间检测计数,否则跳过下面步骤进入步骤307);所述两端电压为正、电池充电,所述两端电压为负、电池放电;
305)判断充电时间检测计数是否超过有效时间对应计数,是累计充电次数,否则跳过下面步骤进入步骤307);
306)判断充电次数是否大于最高次门限;是则控制点亮/闪亮电池外壳上的对应指示灯;
307)进入步骤A。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累计充电次数的同时还包括清除所述低压标记和所述充电次数清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是独立器件,其定时周期是50-15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是能在整体睡眠时保持工作的微控芯片内部模块,所述微控芯片被中断唤醒后,还包括累计唤醒次数,再判断唤醒次数是否大于唤醒门限;若唤醒次数小于唤醒门限,则重新进入睡眠状态,否则唤醒次数清零,再执行后续程序动作;所述唤醒门限对应的唤醒周期是50-150秒。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C中所述微控芯片被中断唤醒后,所述按键中断和定时器中断被禁止,步骤B和C执行完后再打开;除所述大于最高次门限情况外,步骤C最后返回步骤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电池电量运算包括电压模数转换和数值比较;所述数值比较包括与复数个从小到大的数值门限比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电池电量运算包括电压模数转换和数值计算;所述数值计算是(U-12)×100/3%。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池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时间大于电池从空到所述低压门限需要的充电时间,小于电池从空到满需要的充电时间;步骤B点亮电池外壳上的复数个指示灯指定时长后熄灭所有指示灯返回步骤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富士达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富士达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9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