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计校准用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850.6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何闻;陈梦珂;颜晓辉;曹海龙;薛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00 | 分类号: | G01V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芳;徐关寿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校准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计校准用夹持装置。
技术背景
采用标准振动台对地震计进行动态校准,对提高地震计的测量精度及解决地震计的量值溯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地震计质量和体积都较大,而且采用三脚支撑,如何将地震计牢固地夹持在振动台台面上是进行地震计精确校准的重要保证。目前还没有用于地震计校准的专用夹持装置,地震计校准时往往直接放置于标准振动台上进行,校准过程中地震计与振动台台面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影响校准精度;同时,地震计在进行水平向校准时,往往要对互相垂直的x、y两个水平方向分别进行校准,这要求地震计在完成一个水平方向校准后,要旋转90°对另外一个方向进行校准,同时当调到某个水平方向时还需要进行细微的角度调整,从而实现在地震计最大灵敏轴方向的激振,这些工作目前都是通过先将地震计提起,然后旋转到合适角度后放下实现的,这样的操作对准精度低、校准精确性差、地震计稳定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地震计直接放置于标准振动台上,容易出现地震计与振动台之间的相对滑移且调整地震计角度不便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地震计与振动台台面之间产生相对滑移,并能够快速准确调整地震计的水平向激振角度的地震计校准用夹持装置。
地震计校准用夹持装置,主要包括承载地震计的上盘,安放于振动台上的底盘,位于上盘与底盘之间的下盘,和压紧上盘用的紧固环;
底盘与下盘通过均布的紧固螺钉固定连接,底盘的顶面与下盘的底面紧密贴合,下盘的底部开设有以下盘中心为中心的环形气道,环形气道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密封槽,环形气道上均匀地分布有允许气流通入上盘与下盘之间的以形成气膜的节流孔,节流孔贯穿于环形气道与下盘顶面;上盘、下盘和紧固环同轴设置,下盘与紧固环通过螺纹连接,上盘通过紧固环压紧在下盘顶面上。
进一步,上盘的顶面设有固定地震计支脚的定位槽,定位槽包括一道指向上盘顶面中心方向的纵向槽和多道与纵向槽垂直的横向槽,以满足不同外径尺寸的地震计的三支脚中心基本与上盘顶面中心重合的要求。
进一步,下盘的环形气道的内侧和外侧环形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安装于下盘底面,当底盘和下盘固定连接后,密封圈构成防止环形气道中的气体从底盘顶面和下盘底面之间的缝隙中泄露的密封装置;底盘上设有连通气源和环形气道的进气通道。
进一步,上盘上段呈圆台形,下段呈圆柱形,紧固环的上段和中段围成与上盘适配的空腔;紧固环的下段具有内螺纹,下盘的外缘设有与该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当顺时针转动紧固环时,紧固环内螺纹和下盘外螺纹逐步啮合在一起,直到旋紧时,紧固环将上盘完全地压紧在下盘上,同时保证上盘的底面与下盘的顶面贴合,上盘、下盘、底盘和紧固环结合为一体;当反时针转动紧固环时,紧固环内螺纹和下盘外螺纹逐步脱离啮合状态,紧固环与上盘之间上下方向出现间隙,上盘被松开,来自气源的高压气体经进气通道进入环形气道内,而后经节流孔溢出而进入上盘与下盘之间,形成气膜托持上盘;有气膜托持上盘时,上盘与下盘之间无摩擦,上盘可随意绕中心轴转动,即可方便并精确地调节上盘在水平方向的角度,进而带动地震计转动相应的角度。紧固环与上盘之间上下方向的间隙提供气膜将上盘浮起的空间。
进一步,上盘的圆周面上设有角度刻度线,下盘设有与上盘的角度刻度线对应的游标刻度线,用于较精确地指示上盘相对于下盘旋转的角度,紧固环上设有能够同时观察上盘的角度刻度线和下盘的游标刻度线的窗口。
进一步,下盘和底盘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成一体后,通过安装螺钉固定在振动台台面上,下盘和底盘的连接体上设有多个允许安装螺钉贯穿的螺钉孔。安装螺钉从上向下贯穿下盘和底盘,并被拧紧在振动台面上,保证将本夹持装置牢固地安装在振动台上。
进一步,进气通道的进口处设有管接头,管接头与气源之间采用可脱卸的进气管连接,且进气管仅在需要往本夹持装置中通入高压气时才连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管顶出装置
- 下一篇:转炉传动连轴器的松脱检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