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636.0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李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锤 冲击 试验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试验支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落锤冲击试验支架,只能单方向运动即上下运动。试验时,落锤高度确定后,靠人力来调节模型的具体位置,这样就给试验带来了很多不足,如果模型较大较重,通过人力来移动模型进行试验,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支架,该试验支架减少人力,方便试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支架,该落锤冲击试验支架包括底座、竖向运动支撑架,还包括横向运动支撑杆、落锤运动支撑杆和落锤悬挂杆,竖向运动支撑架位于底座上,横向运动支撑杆通过凸台与竖向运动支撑架上设有的凹槽连接,落锤运动支撑杆通过凸台与横向放置的横向运动支撑杆上设有的凹槽连接,落锤悬挂杆通过凸台与落锤运动支撑杆上设有的凹槽连接。
所述的底座和竖向运动支撑架是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成为一体。
所述的竖向运动支撑架的长度为2.5米。
所述的横向运动支撑杆的长度为1.2米,横向运动支撑杆上设有的凸台位于凹槽的反面,位于横向运动支撑杆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落锤运动支撑杆的长度为1.0米,落锤运动支撑杆上设有的凸台位于一端。
所述的落锤悬挂杆上设有的凸台位于一端。
所述的落锤冲击试验支架材质为金属。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落锤冲击试验支架,可三个方向运动,当制件较大时,不必靠人力移动制件,可通过调整落锤的位置来在制件各个位置进行相应的试验,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落锤冲击试验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图1是落锤冲击试验支架结构示意图。
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支架,该落锤冲击试验支架包括底座1、竖向运动支撑架2,还包括横向运动支撑杆3、落锤运动支撑杆4和落锤悬挂杆5,竖向运动支撑架2位于底座1上,横向运动支撑杆3通过凸台与竖向运动支撑架2上设有的凹槽连接,落锤运动支撑杆4通过凸台与横向放置的横向运动支撑杆3上设有的凹槽连接,落锤悬挂杆5通过凸台与落锤运动支撑杆4上设有的凹槽连接。
其中:底座1和竖向运动支撑架2是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成为一体;竖向运动支撑架2的长度为2.5米;横向运动支撑杆3的长度为1.2米,横向运动支撑杆3上设有的凸台位于凹槽的反面,位于横向运动支撑杆3的中间位置;落锤运动支撑杆4的长度为1.0米,落锤运动支撑杆4上设有的凸台位于一端;落锤悬挂杆5上设有的凸台位于一端;落锤冲击试验支架材质为金属;落锤冲击试验支架部件之间相对运动通过凹槽机械控制或者数控控制。
横向运动支撑杆3可沿着竖向运动支撑架2上下运动,运动范围为2.5米,落锤运动支撑杆4可沿着横向运动支撑杆3左右运动,运动范围为1.2米,落锤悬挂杆5可沿着落锤运动支撑杆4前后运动,运动范围为1.0米;通过三者的运动来调节落锤的具体位置。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股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