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地图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服务器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279.8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9/10 | 分类号: | G09B29/1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地图 处理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地图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子地图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服务器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使用GPS车载导航系统时,车载导航能够提供目的兴趣点的位置,但是用户并不能直观看到目的兴趣点的外形,因此,用户在到达目的地后,对目的地仍然感觉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方法和装置、服务器以及系统,能够显示兴趣点的三维模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地图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地图中被选择的兴趣点;
获取所述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
获取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
根据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显示所述兴趣点的三维模型。
所述的电子地图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兴趣点对应的信息,并显示。
所述的电子地图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三维模型上的选择区域;
获取所述选择区域对应的子兴趣点;
获取所述子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并显示。
所述的电子地图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子兴趣点对应的信息并显示。
所述获取所述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三维模型套合在所述电子地图上,以获取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地图的处理方法,包括:
建立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三维模型套合在所述电子地图上,以获取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
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套合在所述电子地图上,以获取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兴趣点在所述电子地图的轮廓;
获取所述轮廓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横截面;
根据所述轮廓和所述横截面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并记录;
获取所述兴趣点在所述电子地图的第一特征点;
获取所述第一特征点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特征点;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确定的所述显示角度,将所述三维模型套合在所述电子地图上,使得所述横截面在所述电子地图的正射影像与所述轮廓重合,所述第二特征点在所述电子地图的正射影像与所述第一特征点重合;
提取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轴的坐标值,并记录。
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套合在所述电子地图上的步骤还包括:
建立所述三维模型的各个区域和所述兴趣点中各个子兴趣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地图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电子地图中被选择的兴趣点;
第二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
第三获取单元,获取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
显示单元,在所述电子地图的所述兴趣点的位置显示所述三维模型。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地图的服务器,
建立单元,建立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
套合单元,将所述三维模型套合在所述电子地图上,以获取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地图的处理系统,包括:电子地图的处理装置和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建立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将所述三维模型套合在所述电子地图上,以获取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发送所述兴趣点对应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在所述电子地图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三维模型的显示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LSP效应制备“弹坑状”多孔硅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便携操作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