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爆破拆除用爆炸降尘水袋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134.8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颜事龙;黄文尧;刘锋;吴红波;韩体飞;徐颖;穆朝民;陈秋宇;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17/00 | 分类号: | B08B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爆破 拆除 爆炸 降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爆破拆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物爆破拆除用爆炸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筑物控制拆除爆破技术是拆除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重要手段,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控制拆除爆破的环境比较复杂,一般多处于闹市区,人员与其它建筑物密集,对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爆破涉及的安全问题主要有控制爆破倒塌方向和倒塌范围、控制爆破飞石距离和爆破地震效应的强度。涉及环境保护方面问题主要是控制爆破噪声和爆破粉尘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拆除爆破噪声、飞石和振动等安全危害可以采用能量微分、定向坍塌、延时爆破和加强防护等技术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爆破所产生的粉尘由于速度快,突发性强、颗粒细小,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市区内进行拆除爆破时,跟随炮声而来的滚滚粉尘四处弥漫,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体健康。目前,缺少有效、实用的控制拆除爆破粉尘的技术。
专利号为200710123067.4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爆破综合降尘方法,其方法是在爆破前,先用吸湿性抑尘剂溶液处理待爆破建筑物,以保持和增加等爆建筑材料的含水率;然后在爆破范围内尽量制造泡沫,使得待爆破建筑物被泡沫包围起来;还要在爆破的同时,于爆破的空间内制造活性水雾。其缺点在于,以上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虽然对爆破拆除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工艺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建筑物爆破拆除降尘的难题,并克服现有技术中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生产和使用方便的建筑物爆破拆除用爆炸降尘水袋。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建筑物爆破拆除用爆炸降尘水袋由浆液、爆炸装置和隔爆水袋构成;其中所述浆液的原料及重量为:水96~98kg,粘尘吸附剂2~4kg;
所述粘尘吸附剂的原料及重量为:粘性土1.0~2.2kg,粘结剂0.3~0.5kg,脂肪醇聚氧乙烯硫酸钠0.3~0.5kg,食盐0.4~0.8kg;
所述爆炸降尘水袋按以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按上述配方将粘性土、粘结剂、脂肪醇聚氧乙烯硫酸钠和食盐搅拌混合得到粘尘吸附剂;
第二步,按配方将粘尘吸附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浆液;
第三步,在抗水炸药卷中插入一发雷管得到爆炸装置;
第四步,将浆液50~80kg倒入隔爆水袋中,在隔爆水袋的中心放入爆炸装置,即制得建筑物爆破拆除用爆炸降尘水袋。
所述粘性土为黄泥土、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所述粘结剂为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
所述爆炸装置为一发雷管和75~100g抗水炸药卷构成。
所述隔爆水袋为矿用隔爆水袋。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
当粘尘吸附剂中的不溶性组份粘性土和粘结剂分散在水中形成固-液充分混合的浆液,在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使爆炸生气体与浆液形成气-液-固充分混合,此时,浆液和爆生气体具有较高的动能,混合后抛撒在空中的低压区造成了能量过剩,根据热力学原理,过剩的能量就对三相混合液做功,同时由于起泡能力强的脂肪醇聚氧乙烯硫酸钠的存在,降低了气-液-固三相的表面张力,由于粘性土和粘结剂的存在,提高了泡沫表面膜的强度和韧性,由于食盐的存在,提高了泡沫表面的润湿能力,因此,最终形成了大量均匀致密细腻的三相多面体泡沫群体。
这种具有较强吸附、粘结、润湿能力的多面体泡沫在空中弥漫,必将与建筑物爆破拆除所产生的大量粉尘发生碰撞、吸附后,粉尘附着在泡沫群体的表面,泡沫体因捕获粉尘后重量增加而下落至爆破建筑物的爆堆上,进而有效地防止了建筑物爆破拆除所产生的大量粉尘在空中随风漂移,达到了降尘的目的。
本发明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三相多面体泡沫群体中含有粘性较强的粘性土和粘结剂,这些粘性物质是三相泡沫面膜的一部分,可较长时间保持泡沫的稳定性,即使泡沫破碎了,具有一定粘性的粘性土和粘结剂仍然可较均匀地粘结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爆破粉尘,从而有效地防治粉尘在空中漂移;
2)粘尘吸附剂中含有起泡能力较强的脂肪醇聚氧乙烯硫酸钠、降低了三相泡沫的表面张力。同时,食盐具有较强的吸湿和润湿能力,因而提高了三相泡沫表面膜的稳定性和润湿性,对建筑物爆破拆除粉尘的捕获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排放废气低温瞬态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