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键及使用所述按键的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809.7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曹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8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使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按键及一种使用所述按键的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普及及手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外形、显示屏、电池等部件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使得手机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便利化、功能集成化。
手机按键作为手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却少有改进或更新。现有的手机按键当环境光不够强时,用户操作手机按键时,由于按键亮度不够,有可能造成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按键亮度和防止误操作的按键及使用所述按键的终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按键,包括:
外壳层、反光层、处于所述外壳层与反光层之间的底色层;其中,所述外壳层包括一可接受外部按触力且可使外部光线透过的按触面;所述反光层可使透过所述按触面的外部光线反射;所述底色层设有传力定位柱,所述反光层上设置有孔洞;所述传力定位柱能通过所述孔洞凸出所述反光层,形成一可向外部传递所述外部按触力的传力面。
其中,所述外壳层为二层柱形凸台体,包括两个台面,第一台面为所述按触面,第二台面为固定面, 所述按触面与所述固定面有高度差, 所述固定面和用于纳置所述按键的按键孔配合,使所述按触面可突出按键孔外露接受外部按触力。
其中,所述底色层固定于所述外壳层和所述反光层之间,被所述外壳层与所述反光层合围纳置,所述底色层与所述反光层通过所述传力定位柱和所述孔洞的配合固定。
其中,所述孔洞设置于所述反光层的中部区域,使所述反光层呈环状,所述反光层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层的固定面叠合固定,所述反光层的内边缘与所述底色层部分重叠,所述传力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底色层与所述反光层重叠的部位。
其中,所述底色层的表面设有标记,透过所述按触面,可视所述标记。
其中,所述标记由镂空区域形成,所述镂空区域与所述反光层部分叠合,叠合部分可使透过所述按触面的外部光线反射。
其中,所述按触面为平面、弧面、锥面或为其组合所形成的表面。
一种终端,其包括至少一个按键和与所述按键配合的按键孔,所述按键为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按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是:按键的反光层将透过可透光的外壳投射于其上的环境光向按键外部反射,使得按键亮度增加,从而使得用户在环境光线不够强的情况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分辨按键,防止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包括可透光的外壳层10、作为按键底层的反光层30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层10及所述反光层30之间的底色层20。
所述外壳层10为二层凸台体,其包括两个台面,第一台面为可接受外部按触力且可使外部光线透过的按触面11,第二台面为固定面12, 第一台面与第二台面有一定高度差, 所述固定面12与终端的按键孔配合,使得所述按触面11可突出于所述按键孔外露而被触按,该二台面之间的连接面13为外壳10与终端上设置的按键孔配合的柱面。
所述外壳层10和所述反光层30合围纳置所述底色层20,具体的,是所述底色层20设置于所述反光层30的中央,所述固定面12与所述反光层30的边缘叠合固定,合围纳置所述底色层20;所述底色层20的径向尺寸小于反光层30的径向尺寸,使得透过外壳层10可看到底色层20和露出于底色层20外围的反光层30。
所述底色层20的中央设有一传力定位柱21,所述反光层30设有位置和尺寸与所述定位柱21匹配的定位孔31,使所述传力定位柱21通过所述定位孔31,突出外露于所述反光层30。所述传力定位柱21的端面40形成传力面可用于传导所述按触面11所受到的触按力。所述反光层30通过所述定位孔31与所述定位柱21的配合与所述底色层20固定。
由于所述定位孔31设置于所述反光层30的中部,使所述反光层30呈环状,如前所述,所述反光层30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层10的固定面12叠合固定;同时,所述反光层30的内边缘与所述底色层20部分重叠,所述传力定位柱21设置于所述底色层20与所述反光层30重叠的部位。
所述按触面11可为如图1所示的平面,也可为弧面、锥面或为其组合所形成的表面。
所述外壳层10为无色可透光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ONU设备指示灯显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