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湿度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4576.0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1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男;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海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湿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开关柜、中置柜、酒窖等特殊场合的温湿度环境要求,往往会在这些环境中增设加热器,加热器的控制器通过对温度、湿度的监控情况控制加热器的加热状态。但是现有的控制器只能单独的根据温度情况或者根据湿度情况对加热器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能够同时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及时调整环境温度。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主机、传感器和温度调整装置,所述主机包括A/D转换器、温度设定器、MPU和开关,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A/D转化器与MPU的传感器监控输入端相连接,温度设定器与MPU的预设温度输入端相连接,MPU的输出端通过开关与温度调整装置相连接;所述温度调整装置为加热器。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还可以为冷凝器,或者还可以包括冷凝器,通过改变温度调整装置的具体选择,可以设计温湿度控制器为升温型温湿度控制器、降温型温湿度控制器、或者升/降温功能同时具备的温湿度控制器。
上述控制器在工作时,需首先通过温度设定器设定所需要的环境温度,MPU(微控制器)根据设定环境温度和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情况决定是否开启温度调整装置;温度调整装置工作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同时对环境情况进行检测,当环境情况超出预先设定的温度环境一定范围时,MPU驱使温度调整装置停止工作。
所述主机安装在主机壳内,在主机壳上设有安装孔结构,该温湿度控制器在安装时通过安装孔结构进行固定安装。
所述开关优选为光电隔离器,光电隔离器的信号单向传输,其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并且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
所述温度设定器可以设计为固定在主机壳面板上的带有指示针的旋钮结构,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手动调整即可设定预设温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采用一体设计的温湿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温湿度控制器,能够同时对现场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及时对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主机的各个管脚连接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主机壳上的控制面板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主机壳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传感器壳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传感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主机、传感器和温度调整装置,所述主机包括A/D转换器、温度设定器、MPU和开关,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A/D转化器与MPU的传感器监控输入端相连接,温度设定器与MPU的预设温度输入端相连接,MPU的输出端通过开关与温度调整装置相连接;所述主机安装在主机壳内,在主机壳上设有安装孔结构;所述温度调整装置为加热器或者冷凝器。
本例中,具体设计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开关采用光电隔离器,主机与传感器和温度调整装置的管脚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图中所示负载即为温度调整装置。
基于图2和图3,可以将主机和温度调整装置设计在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主机壳I内,其中图4所示亦为温湿度控制器的主机面板,温度设定器为主机壳面板上的带有指示针的旋钮结构,这样电源接入状态、温度调整装置的工作状态都能够很明了地显示出来,并且该主机壳I通过安装孔结构固定安装在环境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采用一体设计的温湿度传感器,放置于图6、图7所示的传感器壳II内。
本例基于图1~7,设计出的温湿度控制器的性能相关参数如表1:
表1温湿度控制器性能参数设计表
上述温湿度控制器的具体工作状态如下:
1、线路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2、旋转旋钮待工作指示灯亮,此时指示针所对刻度稍低于(降温型温湿度控制器,冷凝器)或稍高于(升温型温湿度控制器,加热器)环境温度。
3、旋转旋钮至所需设定温度,待温度升或降至设定温度时温度调整装置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海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海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