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氧铜杆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4364.2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师常发;师海红;范海俊;朱光平;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7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氧铜杆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引连铸法铜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氧铜杆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氧铜杆是生产漆包铜线的主要原料,生产无氧铜杆的主要方法为上引连铸法,目前,上引连铸法的生产线主要由熔化炉、上引机构、收线机构和电控系统构成,电控机构主要控制铜杆的上引速度和收线的速度,上引速度一般保持匀速,收线速度与上引速度保持一致。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熔化炉中的铜液量会随着铜杆的生产发生改变,当熔化炉中铜液的液面发生升降变化时,熔化炉上引区中铜液向上的压力会出现变化,导致结晶器中铜液向上的压力产生波动,由于在结晶器中,铜杆上引的速度均匀不变,位于铜杆下端的铜液在上引凝固成铜杆的过程中,向上的压力变化会导致铜杆的密度出现微量的不均匀,甚至在铜杆的表面和内部出现气孔等缺陷,影响铜杆的质量;另外,在上引区结晶器附近,在上引速度恒定的情况下,铜液温度的微小差异,同样影响上引铜杆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氧铜杆在生产过程中,熔化炉中铜液量的变化和上引区中温度的微小差异,容易导致无氧铜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密度不均匀和出现气孔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氧铜杆生产线,该生产线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上引机构和收线机构构成,该生产线上安装有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生产速度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与计算机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引电机、收线电机,红外传感器。
熔化炉呈长方体结构,包括熔化区、静置区和上引区,三个区的底部均安装有恒温加热装置;其中熔化区顶部设有铜料加料口,右上部设有铜液流动口,熔化后的铜液经此口进入静置区;静置区的右下部设有铜液流动口,铜液经此口进入上引区;上引区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结晶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连接。
上引机构主要包括牵引器和上引电机,牵引器与上引电机连接,上引电机与计算机连接。
收线机构主要包括收线臂、传感器支架和收线机构,收线臂安装在上引机构的后端,收线臂上安装有滑轮组,传感器支架安装在收线臂的后端,传感器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收线机安装在生产线的末端;铜杆由结晶器引出,经过滑轮组后,从红外传感器之间穿过,最后由收线机构收卷,红外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
收线机构包括有导线轮、收线轮和收线电机,导线轮安装在收线轮前端,收线电机安装在收线轮上,收线电机与计算机连接。
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当熔化炉内铜液量发生变化时,牵引区上方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数据及时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控制上引电机,及时调整上引铜杆的速度,使结晶器内铜液的凝固压力保持恒定;当上引区内的温度有差异时,温度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调节上引速度,来控制铜杆的结晶密度和质量,同时,通过控制恒温加热装置调整铜液的温度;当铜杆的上引速度变化时,上线机构前端的铜杆会出现松紧变化,铜杆过松时铜杆整体下沉,当下沉的铜杆触碰到传感器支架下端的红外传感器时,传感器会通知计算机控制收线电机加速收线,平衡收线速度;当收线机构收线速度过快时,铜杆被拉紧,铜杆整体位置会上移,当上移的铜杆触碰到传感器支架上端的红外传感器时,计算机会控制收线机构放慢收线,平衡收线速度。
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提高铜杆的质量,还可以平衡收线盘上铜杆的张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1、上引机构9和收线机构19构成,该生产线上安装有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生产速度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22和与计算机22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上引电机11、收线电机21,红外传感器14和16,生产速度控制系统控制铜杆的上引和收线速度。
熔化炉1呈长方体结构,包括熔化区2、静置区4和上引区5,三个区的底部均安装有恒温加热装置23;其中熔化区2顶部设有铜料加料口3,右上部设有铜液流动口,熔化后的铜液经此口进入静置区4;静置区4的右下部设有铜液流动口,铜液经此口进入上引区5;上引区5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和结晶器8,温度传感器6和压力传感器7与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22连接。
上引机构9主要包括牵引器10和上引电机11,牵引器10与上引电机11连接,上引电机11与计算机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汽车
- 下一篇:线宽间距交变结构型平面螺旋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