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3909.8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宁乐平;宁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全宁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9/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延长 使用寿命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具体涉及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接触器的灭弧方式为金属栅片灭弧、磁吹灭弧、真空灭弧等方式,这些灭弧方式虽然都是较好的灭弧方式,但无法阻止触头的电磨损。特别是大电流的接触器,由于电磨损比较严重,故电寿命均不长,在接触器本体的机械寿命还很长的情况下,接触器已经不能使用,造成接触器本体的浪费。为了延长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厂家一般采用更换接触器触头的方法,一方面更换触头要拆卸连接导线,比较麻烦,另一方面触头更换后受检测设备的限制,不能将其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故效果也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接触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包括动灭弧触头和与动灭弧触头并联的动主触头,静触头包括静灭弧触头和静主触头,静灭弧触头与静主触头相互并联或共用同一静触板;动灭弧触头与静灭弧触头之间的开距小于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之间的开距。
本发明灭弧触头先于主触头接通,后于主触头分断,电弧在灭弧触头上产生,主触头上不产生电弧。灭弧触头上产生的电弧由灭弧系统熄灭,灭弧系统采用传统的灭弧方式。
传统的触头既要保证灭弧能力,又要保证接通能力。而本发明是将现有主触头的这两种功能分开。灭弧触头用来灭弧,主触头用来接通。灭弧触头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分断能力以及和灭弧系统的配合(灭弧触头和灭弧系统的配合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还应考虑更换方便,而不用考虑温升。主触头在设计时只考虑接通能力和温升,而不用考虑灭弧问题。由于主触头不产生电弧,从而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可以根据接触器的操作频率,定期更换灭弧触头,在更换灭弧触头时,无需拆卸连接导线,主触头参数没有变化,所以接触器无需重新测试,减少了接触器维护的工作量。定期更换灭弧触头就进一步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上述动灭弧触头的触桥采用的是弹性较好的磷铜片,动灭弧触头的触点采用的材料是耐电弧的铜钨合金。由于磷铜片只是在接通和分断的瞬间的几个毫秒内接通大电流,故磷铜片不会产生高热,只是正常发热而不影响弹性,这样的话动灭弧触头的制作就比较简单,安装和更换也很方便。动灭弧触头的触点采用耐电弧的铜钨合金也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上述动主触头的触桥采用的是紫铜板,动主触头的触点采用的材料是导电性能好的银合金。
本发明不仅可以提高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减少接触器的维护工作量;由于本发明的主触头不产生电弧,故没有电磨损,所以银合金厚度可以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除去灭弧罩后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灭弧罩1,上壳2,下壳3,连动件4,动灭弧触头5-1,动主触头5-2,微动开关6,触头压力簧7,静灭弧触头8-1,静主触头8-2,静触板9,臂膀10,动铁11,静铁12,线圈13,反力簧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现以一台单极接触器为例,接触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及灭弧系统。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及灭弧系统均密封在壳体内,可以做到完全防尘。
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安装在顶部的灭弧罩1、上壳2和下壳3,在上壳2的外部设有接线端子(图中未标出),下壳3底部通过缓冲件(图中未标出)密封,本实施例采用橡胶减振垫片密封,上壳2与灭弧罩1通过防尘件密封,本实施例采用罩壳防尘垫片密封。
本实施例中,触头系统包括连动件4、安装在连动件4上端的动灭弧触头5-1及与动灭弧触头5-1并联的动主触头5-2、设置在连动件4两侧的微动开关6(接常开触点,安装在上壳2上)、设置在动灭弧触头5-1及动主触头5-2上方的触头压力簧7和静灭弧触头8-1及静主触头8-2。动灭弧触头5-1与静灭弧触头8-1之间的开距小于动主触头5-2与静主触头8-2之间的开距。在触头压力簧7的作用下动灭弧触头5-1和动主触头5-2可实现可靠并联。
本实施例中,静灭弧触头8-1与静主触头8-2共用同一静触板9,静触板9固定在上壳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全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全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置信息确定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下一篇:机床分度误差补偿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