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表面蒸发式溶液除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2127.2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冬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表 蒸发 溶液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表面蒸发式溶液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人员城际间的流动愈显频繁,外出旅游、探亲访友、参观学习和商务洽会等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而客船作为远距离海上交通工具,更加凸显出其重要地位。远洋舰船的船舱是一个钢板制作的特殊室内环境,具有人群密度高、活动空间狭小的缺点。特别是为了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舱室多采用密封设计,导致室内空气流动性差,空气污浊混沌,且含诸多污染物。
目前,作为船舱室主要通风设备的船用空调装置,通常只设置用于除尘的过滤网,最多也只是对少数的单项污染物进行简单的专项处理,某些污染物浓度仍超过相关标准。这样的空调装置虽然对气体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因处理方式简单、净化效率低下、气体净化对象单一, 舱室内空气质量无法实现“新鲜”与“舒适”同时达标的程度,不能满足人们对船用空调装置的需求由“温控舒适型”向“舒适健康型”转变的要求。太阳能溶液除湿系统能实现对船舱室内环境进行温湿度独立控制,为船舱提供新鲜的高含氧量空气,将是未来船舶室内环境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为使太阳能溶液除湿技术能在船舶工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就必须针对远洋航船的外界环境条件,设计出与之匹配的高效溶液除湿装置。
发明内容
传统溶液除湿装置大都是绝热型,除湿过程中溶液温度会上升,导致除湿效果降低。少数内冷型除湿装置虽然除湿效果优于绝热除湿器,但是需要另外配置一套冷却系统,并且冷却水管路易产生堵塞,特别是对一些特殊场合(如海洋航船上)更是不利。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利用高盐份冷却水进行高效除湿的外表面蒸发式溶液除湿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外表面蒸发式溶液除湿装置,包括空气除湿回路、溶液回路和蒸发冷却回路,其特征是空气除湿路由回风管、回风风阀、新风管、新风风阀、降膜除湿器、送风管、离心风机组成,房间回风口a通过回风管和回风风阀与降膜除湿器的空气入口b连接,降膜除湿器的空气出口c通过离心风机和送风管与房间送风口d连接,另外,室外新风通过新风管和新风风阀与膜除湿器的空气入口b连通;
溶液回路由降膜除湿器、溶液泵、除湿溶液管、除湿溶液管、溶液桶、第一溶液阀、第二溶液阀组成,膜除湿器的溶液出口e通过溶液泵、除湿溶液管和第一溶液阀(或第二溶液阀)分别与降膜除湿器的溶液入口f(或溶液桶的溶液入口g)连接,溶液桶的溶液出口h通过除湿溶液管与降膜除湿器的溶液入口i连接,另外,从溶液再生系统出来的浓溶液通过浓溶液管与溶液桶的溶液入口j连接;溶液桶的溶液出口k通过稀溶液管进入溶液再生系统;
蒸发冷却回路由降膜除湿器、水泵、水管路、轴流风机、喷淋管、挡水板组成,降膜除湿器的冷却水出口m通过水泵和水管路与喷淋管连接;室外空气在轴流风机的作用下绕流过降膜除湿器的管外翅片,流经挡水板重新回流室外环境中。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1、利用高盐分液态水在除湿管外进行蒸发冷却吸收了溶液除湿过程释放的潜热量,从而提高了溶液除湿的效果;2、蒸发冷却和溶液除湿一体化应用,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缩减了系统装置复杂程度;3、采用外表面蒸发冷却形式方便系统污垢和杂质清除,可以采用高盐分冷却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
在图中,降膜除湿器1;轴流风机2;水泵3;溶液泵4;溶液桶5;第一溶液阀6;第二溶液阀7;挡水板8;回风管9;送风管10;水管路11;除湿溶液管12; 新风管13;回风风阀14;新风风阀15;离心风机16;浓溶液管17;稀溶液管18;除湿溶液管19;喷淋管20。溶液再生系统R;房间系统H。
回风口a、空气入口b、空气出口c、送风口d、溶液出口e、溶液入口f、溶液入口g、溶液出口h、溶液入口i、溶液入口j、溶液出口k、冷却水出口m。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外表面蒸发式溶液除湿装置,包括空气除湿回路、溶液回路和蒸发冷却回路,其特征是空气除湿路由回风管9、回风风阀14、新风管13、新风风阀15、降膜除湿器1、送风管10、离心风机16组成,房间回风口a通过回风管9和回风风阀14与降膜除湿器1的空气入口b连接,降膜除湿器1的空气出口c通过离心风机16和送风管10与房间送风口d连接,另外,室外新风通过新风管13和新风风阀15与膜除湿器1的空气入口b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