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2078.2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屈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电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用来接通或断开带负载的交、直流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自动化切换器,并多用来接通和切断中、小功率电动机、电热器、电焊机、照明设备等电力负载。电磁继电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更多的还用作低电压释放保护。电磁继电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目前,几乎所有电磁继电器主体均由电磁机构和接点结构构成,其接点动作和状态均由电磁铁驱动和保持,不论常开还是常闭型式,总有一个转换动作和一个状态保持需要电能消耗。而且,这种类型电磁继电器的转换动作受到结构、弹簧、润滑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作可靠性很难长期保证;同时,这种类型电磁继电器的不仅在工作中耗能,也有由于保持电流波动而造成开通、关断不彻底或开通不稳的隐患,而在许多应用场合,特别是低电压情况,这种通过耗能的强力保持,隐患更大。这就需要开发一种不需要强力保持、又能稳定在给定工作状态的节能型电磁继电器。
发明内容
为减少电磁继电器不必要的能耗,实现工作状态的稳定保持,提高继电器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强力保持、又能稳定在给定工作状态的简单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电磁机构由固定的永久磁铁和免复位弹簧的可转角摆动电磁铁即套有电磁线圈的衔铁构成,利用永久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和排斥实现工作状态的稳定保持,利用永久磁铁与可转角摆动电磁铁的相互作用实现工作状态的快速转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磁继电器的电磁机构免去了复位弹簧,主要由衔铁及其摆轴结构和接合端、永磁体及其永磁体S极和永磁体N极、电磁线圈、线圈骨架、壳体结构(包括基座、封架、面盖)、传动板、转换接点及其转换接点接线端子结构和转换接点连接线、常开接点及其常开接点接线端子结构和常开接点连接片、常闭接点及其常闭接点接线端子结构和常闭接点连接片、电磁线圈上接线端子结构和电磁线圈下接线端子结构构成。
衔铁为无剩磁导磁材料制成的板条结构,永磁体为钕-铁-硼永磁材料制成并充磁的“C”形结构,电磁线圈为由高强度聚酯漆包线绕制的带有护套的全封闭柱筒结构,线圈骨架为由热固性绝缘材料制成的套筒-底座连接结构,壳体结构为由热固性绝缘材料制成的腔体结构(包括制有盒体-底座连接结构的基座、制有矩形套筒结构的封架和制有接点装配、接线结构的面盖),传动板为由高强度聚酯纤维绝缘板裁制的板条结构,转换接点、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均为由锰银合金材料制成的鼓盘形结构,转换接点接线端子结构、常开接点接线端子结构、常闭接点接线端子结构、电磁线圈上接线端子结构和电磁线圈下接线端子结构均为由磷铜材料紧固件构成的接线安装结构,转换接点连接线为0.07mm 30股铜绞线制成,常闭接点连接片和常开接点连接片均为磷铜材料制成和片条结构。
衔铁的根部通过其摆轴结构装配在线圈骨架的筒底部;衔铁的接合端与三个传动臂的一端紧固连接;永磁体的永磁体S极端和永磁体N极端分别置于衔铁靠近接合端的下侧和上侧;电磁线圈套装在线圈骨架的套筒外壁上,与线圈骨架一起,置于永磁体的“C”形环抱内。线圈骨架套筒的内腔与永磁体S极端和永磁体N极端之间的气隙构成衔铁的摆动空间。壳体结构的基座内嵌紧套着永磁体的主部,其顶沿与内嵌并封压永磁体S极和永磁体N极的封架底沿合扣,构成电磁继电器的主部;该主部装嵌并紧固着由衔铁、永磁体、电磁线圈和线圈骨架构成的电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