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出大于输入的集磁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2000.0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扬远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黄九华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大于 输入 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磁电机,特别涉及到一种输出大于输入的集磁电动机。
背景技术
“输出大于输入”的概念所属与“技术领域”是众所周知的。尽管数世纪以来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人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这个世界难题,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仅俄罗斯就有200多家科研机构在秘而不宣地研究着。上世纪80年代曾轰动美国乃至影响全球的声称可年赚数十亿美元的发明专利申请WO83/01353号“电磁动能发动机”最后以“它建立在违反能量守恒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但又提不出任何论据与事实”而告终)。
输出大于输入是否客观存在?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才能实现?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对于本发明而言可谓事半功倍。
原子弹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的原理制成的一种核武器,核装药一般为钚-239、铀-235。当引爆装置点燃TNT炸药时,可将两块装药推挤到一起,整体质量便大于临界质量,在中子的轰击下,产生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随即出现核爆炸。
TNT炸药通过爆炸的形式可迅速释放化学能,并对周围介质做功。TNT炸药的引爆需要用到导火索和雷管:将剪截好的导火索插入雷管索腔内,制成起爆雷管,再将其插入药卷内成为起爆药卷,而后将起爆药卷放入药包内。用火柴点燃导火索即可引爆炸药。
火柴头通常由氧化剂、易燃物和粘合剂等组成。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三硫化二锑、粘合剂组成。划动火柴可导致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发热致使氧化剂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质的燃烧。
上述并非是原子弹使用的起爆“流程”,但却是可以导致原子弹爆炸的“起爆链”。
原子弹须用炸药引爆,炸药须用雷管引爆,雷管须用导火索引爆,导火索需用火力助燃,火柴需用外力助燃。由此可见:一种能量的介入可以导致另一种能量的释放。例如通过雷管之能量的消耗可以引发TNT能量的释放。
如果把雷管介入的能量设为“输入”,把TNT与雷管共同释放的能量之和设为“输出”,则“输出大于输入”。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一种能量的释放必须伴随有另一种能量的消耗。该结论不仅体现于上述能量的释放过程,而且还可以适用于其它物质之能量的释放过程,可谓是能量释放的共性(一种能量的释放与另一种能量的使用或消耗非成正比,也许是四两拨千斤,也许是千斤换四两)。既然是能量释放的共性,那么,可以认为,该共性不仅适合于化学物质之能量的释放过程,而且还适合于非化学物质之能量的释放过程。
在一般情况下,集磁电动机与现有电动机一样同理遵循输出等于输入的守恒过程(输入电能,输出为机械能。若考虑线圈、铁芯等热损,则输入电能,输出为机械能加热能,但并不影响两者之间的相等,至于能够输出多少机械能那是效率问题)。输出等于输入表明电能在转换成机械能的守恒过程与磁能无关。换言之,磁能没有参与转换(没有释放)。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磁能是可以释放出来的,其表现形式为磁能被转换成机械能与电致机械能或电致热能一起,共同结合导致输出大于输入。
为什么通过集磁电机可以实现输出大于输入?原子弹的爆炸不仅需要涉及另一种能量的消耗,而且还涉及到消耗哪一种能量,同样“伴随有另一种能量的消耗”,但若使用雷管引爆肯定不会有什么结果。燃烧一张纸,一杯水都加不热,但若把一张纸的原子能全部释放出来却足以开动一列火车。显然,答案只有一个: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共性,通过集磁电机(201110122754.0与201120150893.X)提出一种实现输出大于输入的集磁电机,该电机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磁电机,包括铁芯、磁幄和线圈,所述铁芯和线圈置于磁幄内,磁幄由两部分永磁块组成,一部分永磁块N极全部朝向磁幄内,另一部分永磁块S极全部朝向磁幄内,所述线圈绕于或套于铁芯上,转轴穿过或联接铁芯处于两个永磁块的间隔处。
所述铁芯为棒状或条形磁性材料芯体。
所述转轴上设有换向控制器;换向控制器连接线圈与输入线。
所述铁芯为一个或多个组合。
所述铁芯为两个组合时呈十字交叉状。
所述线圈上还连接穿过磁幄的输入线。
所述磁幄为圆形磁幄或箱形磁幄。
所述换向控制器的换向范围大于45度且小于90度。
所述线圈的匝数为100~1800匝,线径为Φ0.42~2.54mm;线圈绕组采用串联或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扬远,未经李扬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蜂窝芯内隔墙板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表面的防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