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织物抗钩丝整理剂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1646.7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周海霞;陆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73 | 分类号: | D06M15/273;D06M15/263;D06M23/14;C08F220/18;C08F220/28;C08F220/32;C08F222/14;C08F2/26;C08F2/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钱品兴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织物 抗钩丝 整理 方法 | ||
1.一种聚酯织物抗钩丝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剂包括如下成分:浓度为0.5-10%的丙烯酸酯树脂和用量占整理剂100-5000ppm的催化剂和用量占整理剂100-2000ppm的固化剂,所述的丙烯酸酯树脂是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制得的并且由50-80wt%的丙烯酸烷基酯软单体、5-30wt%的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单体、10-30wt%的含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单体、0.5-5wt%的丙烯酸酯交联单体组成,所述的固化剂为多元胺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织物抗钩丝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选自季铵盐或季磷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织物抗钩丝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胺选自脂肪族多元胺或芳香基多元胺或杂环多元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织物抗钩丝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用量为100-2000pp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织物抗钩丝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用量为100-1000pp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织物抗钩丝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80~0℃。
7.一种用整理剂增加织物抗钩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理剂中丙烯酸酯树脂除借助多元胺进行自交联外、与聚酯链端的羧基和羟基键合,整理剂中多元胺固化剂的氨基耦合羧基和羟基,增加氢键数量,从而提高交联度,在织物纤维表面形成网状结构,其具体步骤为:将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制得的丙烯酸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水、催化剂、和固化剂进行混合和反应,混合均匀后制成整理液,将织物在整理液中进行浸轧、浸轧后对织物进行烘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整理剂增加织物抗钩丝的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的乳液聚合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先将各种单体称量好,加入总单体质量的2%-10%的乳化剂、加入水,进行高速分散乳化半小时,得到预乳化单体;
步骤二,反应体系中加入水,乳化剂,以及PH调节剂,乳化半小时,得到预制乳化单体;
步骤三,氮气保护下,加入预乳化单体,升温至50-85℃,搅拌转速控制在200-500rpm,一次性加入引发剂水溶液,进行预聚合1小时;
步骤四,继续滴加预乳化单体和引发剂水溶液,步骤三和步骤四的引发剂总量占总单体质量的0.2%-0.5%,控制4小时滴完,然后升温至90℃,继续搅拌反应半小时,并且将丙烯酸酯树脂乳液固含量控制在20-50%,降温出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整理剂增加织物抗钩丝的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的烘焙温度为150-160℃、烘焙的时间为3分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整理剂增加织物抗钩丝的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的浸轧步骤为一浸一轧,带液率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6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