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体油罐快速进排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1356.2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戚中勇;刘军;梁江富;马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9/00 | 分类号: | B67C9/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体 油罐 快速 进排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体油罐快速进排油装置。
背景技术
临时储存轻质燃油的URR99-25(50、100)系列软体油罐在实际装油使用中,软体油罐中余油难以抽吸干净,导致其不能折叠成原有形状,难以再次装入车上原有的存储空间内,以及训练中软体油罐注水后,难以及时彻底的排尽,易造成软体油罐快速老化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使战役野战油库软体油罐实现快速、彻底的排尽余油的软体油罐快速进排油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弯头阀总成阴端与三通接头总成阳端连接,三通接头总成阴端与法兰接头阳端连接;法兰接头阴端与法兰连接盘联接固定于软体油罐;上花栏和下花栏置于法兰接头内;上花栏上部与三通接头总成的出油分管连接;出油分管与分发管相连通,分发管与加油泵相连;下花栏与上花栏下部联接成为一体;管接头上端装于上花栏,管接头下端连接有用于抽吸聚油池内油料的耐油软管。
所述上花栏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式圆柱结构;上花栏中心设有排油流道;所述排油流道上端与三通接头总成的出油分管相连通,下端与管接头内腔相连通;上花栏的大台阶部设有三个上下贯通的截面为扇形的进油流道;上花栏上小台阶部设有用于与三通接头的出油分管相连的外螺纹,大台阶部设有用于与下花栏相连的外螺纹。
所述下花栏为圆筒状结构;下花栏上部内壁设有用于与上花栏相连的内螺纹;下花栏下部筒壁上开有三个进油孔。
所述加油泵为电动加油装置或计量活塞手摇泵。
本发明通用性好、互换性强、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材质轻便、便于装卸、安全可靠、防爆防静电,适用于URR99-25(50、100)系列软体油罐的不同形式。使用本发明时,抽排余油效果明显,当油料约余0.2m3(200L)时,将随车携带的便携式电动加油装置或计量活塞手摇泵连接三通接头总成的分发管最后通过随车电源连接便携式电动加油装置排尽软体油罐内余油时间≤6分钟、手摇泵排油时间≤10分钟。
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优良,适应性强,可靠、轻便,便于伴随携带,操作维护简便易行,拆装便捷,使用时不需借助其它工具,能够使战役野战油库软体油罐实现快速、彻底的排尽余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油料损耗,同时大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本发明可加强战时油料快速保障能力和平时训练效率,使油料新装备更加完善,更具有实战性,可在未来现代局部战争油料保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双面覆胶软体油罐的进排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3为三通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上花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花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耐油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弯头阀总成,2、三通接头总成,3、上花栏,4、石棉垫,5、法兰接头,6、卡箍,7、法兰连接盘,8、管接头,9、下花栏,10、耐油软管,11、吸入管,12、控制器,13、电动机,14、滑片泵,15、排出管,16、计量加油枪,17、电源电缆,18、蓄电池,19、静电接地钎,20、三通接头,21、销轴,22、胶垫,23、出油分管,24、把手,25、钩环,26、分发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弯头阀总成1阴端和三通接头总成2的三通接头22阳端连接;三通接头总成2的三通接头20阴端和软体油灌上的法兰接头5阳端连接。法兰接头5阴端与法兰连接盘7联接固定于软体油罐。上花栏3和下花栏9置于法兰接头5内。
上花栏3上部与三通接头总成2的出油分管23连接。出油分管23与分发管26相连通。下花栏9与上花栏3下部联接成为一体。管接头8上端装于上花栏3底部的Ф26.5mm内孔。内孔装有石棉垫4。将耐油软管10镶入管接头8外壁后用卡箍6联接牢固。SUBD06-55便携电动加油装置包括吸入管11、控制器12、电动机13、滑片泵14、排出管15、计量加油枪16、电源电缆17、蓄电池18、静电接地钎19。抽排余油时将该便携电动加油装置与三通接头总成2上的DN25阳端CRJ分发管26连接,最后通过随车电源连接便携电动加油装置排尽软体油罐内余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