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0827.8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湶;林心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汪恺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108号伟***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膜片 固定 结构 | ||
1.一种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适用于一背光模块(100),其中,该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包括:
一第一耳部(121、221),该第一耳部延伸设置于一第一光学膜片(120、220)的侧边,该第一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
一第二耳部(131),该第二耳部延伸设置于一第二光学膜片(130)的侧边,该第二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
一背板(110),该背板具有一底板(112)与一边框(111、211),该边框分别配置有相应于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的一第一固定部(150、250)与一第二固定部(160),该边框与该底板共同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第一光学膜片与该第二光学膜片,该第一光学膜片放置于该底板上且该第一耳部接合于该第一固定部,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一固定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隙,该第一间隙相应于该第一热膨胀系数;该第二光学膜片放置于该第一光学膜片上且该第二耳部接合于该第二固定部,该第二耳部与该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相应于该第二热膨胀系数。
2.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还包括一第三耳部(141),该第三耳部延伸设置于一第三光学膜片(140)的侧边,该第三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三热膨胀系数,该边框(111)配置有相应于该第三耳部的一第三固定部(170),该第三光学膜片放置于该容置空间且该第三耳部接合于该第三固定部,该第三耳部与该第三固定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三间隙,该第三间隙相应于该第三热膨胀系数。
3.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一耳部(121)、该第二耳部(131)与该第三耳部(141)为凸伸于所述侧边的凹字型结构,且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合口(122)、一第二卡合口(132)与一第三卡合口(142),该第一固定部(150)、该第二固定部(160)与该第三固定部(170)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合片(151)、一第二卡合片(161)与一第三卡合片(171),该第一卡合片、该第二卡合片与该第三卡合片分别接合于该第一卡合口、该第二卡合口与该第三卡合口。
4.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一耳部(221)、该第二耳部与该第三耳部为凸伸于所述侧边的回字型结构,且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合口(222)、一第二卡合口与一第三卡合口,该第一固定部(250)、该第二固定部与该第三固定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合片(251)、一第二卡合片与一第三卡合片,该第一卡合片、该第二卡合片与该第三卡合片分别接合于该第一卡合口、该第二卡合口与该第三卡合口。
5.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一光学膜片(120)、该第二光学膜片(130)与该第三光学膜片(140)之间配置有双面胶。
6.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一光学膜片(120)为棱镜片、扩散膜片、增光片、偏光片及反射式增亮膜之中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7.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二光学膜片(130)为棱镜片、扩散膜片、增光片、偏光片及反射式增亮膜之中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8.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三光学膜片(140)为棱镜片、扩散膜片、增光片、偏光片及反射式增亮膜之中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9.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第一耳部(121)、该第二耳部(131)与该第三耳部(141)分别位于该第一光学膜片(120)、该第二光学膜片(130)与该第三光学膜片(140)的左、右侧边;或是,该第一耳部、该第二耳部与该第三耳部分别位于该第一光学膜片、该第二光学膜片与该第三光学膜片的上、下侧边;或是,该第一耳部、该第二耳部与该第三耳部分别位于该第一光学膜片、该第二光学膜片与该第三光学膜片的上、下、左与右侧边。
10.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其中,该背光模块(100)还包括一反射片(192)、一导光板(191)与一光源模块,该反射片配置于该底板(112)上,该导光板配置于该反射片与该第一光学膜片(120)之间,该光源模块配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8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