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表面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0823.X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玛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加普腾钢丝(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C23C22/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6 中国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表面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钢丝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丝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制成的再加工产品 ,在钢丝的生产过程中为提高钢丝的品质,通常会对钢丝进行表面处理,以大幅提升钢丝的机械性能,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需求。
但是,传统的钢丝表面处理工艺还存在效率低、钢丝表面均匀度差,污染大的缺陷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无污染,钢丝表面均匀度较好的钢丝表面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丝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一)对半成品的钢丝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5-10分钟;
(二)采用纯水对酸洗后的钢丝进行清洗;
(三)对清洗后的钢丝进行中和处理;
(四)对中和处理后的钢丝进行二次清洗;
(五)磷化处理,并在磷化池中添加催化剂;
(六)进行二次中和处理;
(七)干燥。
所述步骤一中的酸洗时间为6分钟。
所述步骤二和所述步骤四中采用喷淋的方式对酸洗后的钢丝进行清洗。
所述步骤七中采用热吹风的方式对钢丝进行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发明的一种钢丝表面处理工艺将钢丝酸洗和磷化在同一生产线上不间断的连续完成,所以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采用酸洗池和磷化池的方式对钢丝进行酸洗和磷化,酸洗液和磷化液在酸洗池和磷化池内均不易挥发,所以对环境无污染,此外在酸洗后对钢丝进行中和处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磷化质量,因此本发明效率高、无污染,钢丝表面均匀度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钢丝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一)对半成品的钢丝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5-10分钟;
(二)采用纯水并通过喷淋的方式对酸洗后的钢丝进行清洗;
(三)对清洗后的钢丝进行中和处理;
(四)对中和处理后的钢丝进行二次清洗,同样采用纯水并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清洗;
(五)磷化处理,并在磷化池中添加催化剂,优选该催化剂可为任何公知的磷化工艺中所使用的催化剂;
(六)进行二次中和处理;
(七)干燥,优选在用热吹风的方式对钢丝进行干燥。
以上工艺中将钢丝酸洗和磷化在同一生产线上不间断的连续完成,所以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采用酸洗池和磷化池的方式对钢丝进行酸洗和磷化,避免了采用雾化的方式易污染环境的缺陷,所以本发明的工艺对环境无污染,此外在酸洗后对钢丝进行中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磷化质量,从而提高钢丝表面均匀度较好。
实施例1:
一种钢丝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一)对半成品的钢丝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6分钟;
(二)采用纯水并通过喷淋的方式对酸洗后的钢丝进行清洗;
(三)对清洗后的钢丝进行中和处理;
(四)对中和处理后的钢丝采用纯水并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二次清洗;
(五)磷化处理,并在磷化池中添加公知的磷化工艺中所使用的催化剂;
(六)进行二次中和处理;
(七)采用热吹风的方式对钢丝进行干燥。
实施例2:
一种钢丝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一)对半成品的钢丝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5分钟;
(二)采用纯水并通过喷淋的方式对酸洗后的钢丝进行清洗;
(三)对清洗后的钢丝进行中和处理;
(四)对中和处理后的钢丝采用纯水并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二次清洗;
(五)磷化处理,并在磷化池中添加公知的磷化工艺中所使用的催化剂;
(六)进行二次中和处理;
(七)采用热吹风的方式对钢丝进行干燥。
实施例3:
一种钢丝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一)对半成品的钢丝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10分钟;
(二)采用纯水并通过喷淋的方式对酸洗后的钢丝进行清洗;
(三)对清洗后的钢丝进行中和处理;
(四)对中和处理后的钢丝采用纯水并通过喷淋的方式进行二次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加普腾钢丝(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铃木加普腾钢丝(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