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剃须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8428.8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重田浩司;杨康太郎;铃木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6B19/02 | 分类号: | B26B19/02;B26B1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门***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剃须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剃胡须等体毛的电动剃须刀。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剃须刀,例如日本特开2001-334078号公报提出的3枚刀片方式的电动剃须刀、或者日本特开2008-142276号公报提出的4枚刀片方式的电动剃须刀为主流产品。
无论是3枚刀片方式还是4枚刀片方式,这样的电动剃须刀均具备被驱动源驱动的前后一对驱动件。在该构成中,通过朝互不相同的方向反相位的驱动前后一对驱动件,能够保持振动平衡。
在3枚刀片方式的电动剃须刀中,内刀片以1比2的数字比例被连结在2个驱动件上。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重量平衡不佳。所以,通过使连结有1个内刀片的驱动件的振幅大于连结有2个内刀片的驱动件的振幅来达到低振动化。在该构成中,通过具有大振幅的1个内刀片对胡须进行粗剃,然后,通过具有小振幅的2个内刀片在能够减轻皮肤损伤的状态下对残留的胡须进行精剃。
在4枚刀片方式的电动剃须刀中,由于内刀片以2比2的数字比例被连结在2个驱动件上,所以重量平衡良好。
然而,在3枚刀片方式的电动剃须刀中,无法解决1比2的重量不平衡,并提出了进一步低振动化的需求。
另外,在4枚刀片方式的电动剃须刀中,如果像3枚刀片方式的情况那样使2个驱动件的振幅不同的话,就会使振动变大。所以,难以使4枚刀片方式的电动剃须刀具有像粗剃和精剃等功能那样使用了不同振幅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达到低振动化且具有利用了不同的振幅的功能的电动剃须刀。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为一种电动剃须刀。电动剃须刀具备:头部;多个外刀片,沿作为所述头部的前后方向的所述外刀片的宽度方向并设;驱动源,其使第1驱动件和第2驱动件朝互不相同的方向往复驱动;以及多个内刀片,分别被驱动连结在所述第1驱动件或者所述第2驱动件上。多个内刀片能够分别在所述多个外刀片的内侧沿着作为所述头部的左右方向的所述外刀片的长度方向往复驱动。多个内刀片以2比3的数字比例被连结在所述第1驱动件和所述第2驱动件上。
基于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达到低振动化且具有利用了不同的振幅的功能的电动剃须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剃须刀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2是设置在图1的电动剃须刀上的头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3A是用于对图2的头部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3B是用于对图2的头部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头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5A~图5C是示意剖视图,其用于说明设置在图1的电动剃须刀上的外刀片的种类。
图6是设置在图1的电动剃须刀的修剪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设置在图6的修剪器单元上的杠杆连结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电动剃须刀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动剃须刀11具备可以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12、和设置在该握持部12的上端部上的头部13。另外,握持部12与头部13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在头部13的上端部上设置有能够导入体毛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外刀片21~25。外刀片21~25沿着该外刀片21~25的宽度方向、即头部13的前后方向并设。另外,在头部13的外刀片21~2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被导入外刀片21~25内侧的体毛夹住并对其进行切除的内刀片31~35。内刀片31~35能够在各个外刀片21~25的长度方向、即头部13的左右方向上往复驱动。
如图2所示,电动剃须刀11具备设置在头部13内部的线性电动机41,该线性电动机41朝互不相同的方向往复驱动第1驱动件51和第2驱动件52。内刀片31~35分别被连结在第1驱动件51或者第2驱动件52上,由此这些内刀片能够往复驱动。另外,线性电动机41为驱动源的一个例子,驱动源并不限于线性电动机41。例如,线性电动机41也可以更改为旋转电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将旋转运动变换成往复运动的机构,使所述第1驱动件51以及所述第2驱动件52朝互不相同的方向往复驱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