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流机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996.6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旭东;朱凯;魏武臣;盛丽君;张莉莉;徐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G01R23/02;G01R2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流机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流机检测仪,属于故障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引进项目的爆破物在挂飞过程中,需要3相1000Hz 36V AC电源启动爆破物内惯性器件,我国飞机只能提供3相400Hz 115V AC和27V DC电源,为了实现飞行器与爆破物的匹配,在国产化过程中研发了变流机,用来把27V DC电源转换成3相1000Hz 36V AC电源。为了保证该爆破物内惯性器件正常工作,对转换成AC电源的相序、频率和电压范围都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在生产和装调过程中对上述提到的三个指标都要进行严格测试。
变流机作为国产化该型武器上一个重要部件,在生产和装调过程中,对变流机输入输出电阻要进行无源检测;对变流机输入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对变流机输出频率、相序进行检测;还要对变流机进行电源拉偏试验,观察变流机在载机电源品质下降的条件下,能否正常输出。在测试过程中,要为变流机加负载电路,模拟其真实工作的带载情况,借助于万用表和示波器等测试设备,通过手动调节供电电源来模拟电源拉偏。
在已有技术中,整个测试过程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对测试人员素质要求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已有技术中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变流机检测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变流机检测仪,包括:显示模块、程控电源模块、负载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无源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信号发生器模块、标定模块和单片机;所有硬件功能模块均集成在机箱内,构成一个便携式检测箱。
其连接关系为:程控电源模块与单片机连接;负载模块直接与变流机连接;信号调理模块与检测模块串联后与无源检测模块、信号控制切换模块、标定模块并联,再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显示模块连接;将上述模块全部集成在机箱内形成便携箱式结构。
所诉检测模块由频率检测模块、相序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并联构成。
本发明的一种变流机检测仪,还可外接示波器,即将标定模块与示波器连接。
有益效果
1、变流机检测仪能够实现对变流机输出电压、频率和相序测试,模拟电源拉偏试验功能,可用于变流机生产和装调,也可以满足用户维修需要。
2、变流机检测仪将手动调节电源用程控电源代替,用检测仪内部的频率检测模块、相序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实现了万用表和示波器的功能,用负载模块代替大功率负载电阻,最终将变流机的检测功能小型化、集成在一个便携式检测箱中。
3、变流机检测仪具备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可靠、便于携带、方便标定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变流机检测仪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自检模块原理框图;
图3为无源检测模块原理框图;
图4为程控电源模块原理框图;
图5为频率测量模块组成框图;
图6为相序测量模块组成框图;
图7为电压测量模块组成框图;
图8为标定模块原理框图;
图9为变流机输出波形图;
图10为各程序模块接口关系图;
图11为自检子程序流程图;
图12为检测子程序流程图;
图13为频率、相序、电压检测子程序软件流程图;
图14为标定子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变流机检测仪采用双CPU控制,通过固化在单片机内的专用软件实现硬件模块的有序工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完成对变流机的自动检测。
本发明的一种变流机检测仪,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主要包括:显示模块、程控电源模块、负载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无源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信号发生器模块、标定模块和单片机;所有硬件功能模块均集成在机箱内,构成一个便携式检测箱,如图1所示。
其连接关系为:程控电源模块与单片机连接;负载模块直接与变流机连接;信号调理模块与检测模块串联后与无源检测模块、信号控制切换模块、标定模块并联,再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显示模块连接;将上述模块全部集成在机箱内形成便携箱式结构。
其中所诉检测模块由频率检测模块、相序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并联构成。
自检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