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簧式动力电流接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779.7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涛 |
主分类号: | H01R24/28 | 分类号: | H01R24/28;H01R24/76;H01R13/187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046011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簧式 动力 电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片簧式动力电流接插装置,属于煤矿动力电缆插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普遍采用的是固定电缆连接式,一旦发生机电故障,处理困难,排除问题时间长,更换不易,增加了停机时间,严重的制约了煤矿的高效生产,并带成安全隐患;电缆或电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点通常采用电缆连接器,俗称线鼻子,将电缆线与线鼻子冷压成一体后再将线鼻子与固定接线端子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这样做的特点是连接可靠,连接后电气设备即与电缆固定,但接线、拆线麻烦、费时;这在很多需要快速连接的场合是无法应用的,特别是一些单元化、总成化的电气设备当中,接线端子多、且接、拆频繁,很需要一种可以实现导线快速连接的接线装置,对于以分钟来计算产量的煤矿来说,每多一分钟机电故障时间都是对产量的浪费与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煤矿电气设备的动力电缆快速连接的接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片簧式动力电流接插装置,包括: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所述母连接器为中空的筒状金属管,母连接器金属管的前端孔径比中部孔径小,母连接器金属管的内壁装有片簧,所述片簧为折成锯齿状的弹性金属片,片簧沿母连接器金属管内壁弯曲成管状安装;所述公连接器为柱状金属棒,公连接器前端为与母连接器金属管内壁相适应的小圆柱体,公连接器后端端面开有轴向孔。
所述公连接器后端端面的轴向孔中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的材料均为表面镀银处理的无氧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一种片簧式的连接结构巧妙实现了一次动力大电流插接式连接,具有体积小、导通电流大、连接可靠、安装方便、快速,特别适用于各类电气开关柜或经常需要快速连接、拆装的电气设备使用,极大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母连接器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公连接器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母连接器、2为公连接器、3为片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片簧式动力电流接插装置,包括:母连接器1和公连接器2,所述母连接器1为中空的筒状金属管,母连接器1金属管的前端孔径比中部孔径小,母连接器1金属管的内壁装有片簧3,所述片簧3为折成锯齿状的弹性金属片,片簧3沿母连接器1金属管内壁弯曲成管状安装,片簧3也可以采用在母连接器1金属管内壁上加装凸起物的方法来实现,片簧3能够使得母连接器1和公连接器2连接可靠。
所述公连接器2为柱状金属棒,公连接器2前端为与母连接器1金属管内壁相适应的小圆柱体,公连接器2后端端面开有轴向孔,公连接器2后端端面的轴向孔中设置有内螺纹,电缆线芯线线头与线鼻子冷压成一体后再将线鼻子用螺栓固定在公连接器2后端端面的轴向孔中,也可以将电缆线芯线线头直接焊接在公连接器2后端端面的轴向孔中。
所述母连接器1和公连接器2的材料均为表面镀银处理的无氧铜,既满足煤矿井下恶劣的外部条件,又能够达到大的导通电流。
在安装时,上述母连接器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到接触器的连接铜排上,上述公连接器2接电缆,这样矿用电气设备里的一个电气元件的动力连接部分接就可以直接通过插拔来连接了,即可实现电缆线的快速可靠连接或拆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例如,本发明中的公连接器2后端与电缆线芯线线头的连接也可采用其他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涛,未经刘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