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针刺机的针板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191.1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仪征市海润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陈君伟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针刺 针板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针刺机的针板梁。
背景技术
针刺法是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中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生产方法,由于其加工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组合灵活方便,适应的产品类型多,运用领域广,设备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等诸多优点,所以针刺生产方法仍是现在和将来快速发展、久盛不衰的一种最主要的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针刺过程是由针刺机构来完成的,针刺机构是针刺机的关键机构,它由主轴、偏心轮、针板梁、针板和刺针等组成。目前中低速针刺机针板梁多由钢质结构件折边焊接制成,即钢质针板梁由钢板折边焊接而成,针板梁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钢件质量大,产生的惯性大,严重影响机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制约针刺机向高端产品的进军。
另一方面,钢质针板梁折边焊接而成,焊接产生的内应力难以完全消除,焊接变形使针梁平面度、直线度超出标准误差范围,针板与针板梁装配好工作时针板梁平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针板梁自身质量受焊缝均匀度,钢板厚度误差等影响致使每一块针板梁的质量都不一样,误差最大达到2Kg。针板梁质量不确定性给主轴箱内平衡块的配重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也使配重精确度不能提高,进而影响全机的性能。
为适应针刺机高速高产发展趋势,针板梁改进为抗弯、抗扭的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针板梁截面形状如图2所示,和钢质针板梁比较发现,铝合金针板梁每块的质量并没有减轻,要实现针刺机高频高速受到限制;另外,铝合金材料本身特性使得针板板梁装配强度不如钢件,装配在针板梁上的一些零部件反复装拆后配合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弯性和抗扭性好的高速针刺机的针板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速针刺机的针板梁,包括顶部侧板、底部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置至少一道加强筋,每道加强筋的上端分别与顶部侧板固定连接,每道加强筋的下端分别与底部侧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设计时中间至少为一道加强筋,不仅强度得到加强,使得针板梁体积较小,而且刺针的反作用力均匀地分布到多根加强筋上,针板梁与针板接触面工作时弯曲变形相对较小。每根针的受力平衡均匀使整个幅宽方向布面针刺的针迹效果很好,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布匹。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加强筋的数量为两至六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部侧板与左侧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顶部侧板与各加强筋之间分别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顶部侧板与右侧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部侧板与左侧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部侧板与各加强筋之间分别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部侧板与右侧板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内应力集中处均设计圆弧过渡。
本发明的抗弯性和抗扭性好,强度高。针板梁毛坯各部位尺寸精度高,机加工余量小,针板梁内应力小,弯曲变形也小,外观整齐漂亮。另一方面也克服了钢质针板梁的质量不确定性,每块针板梁的质量误差很小,安装在针刺机上,平衡块质量理论上可算得很接近实际质量,使每个主轴箱配重差别都不是很大,提高了配重精度。针板梁的强度得到加强的同时,高度降低下来,使得整个针刺机的结构可设计得更加紧凑。克服了铝合金针板梁装配精度差的难题,装配在针板梁上的一些重要零部件可反复装拆而不影响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为高速针刺机的针板梁,包括顶部侧板1、底部侧板3、左侧板5和右侧板2,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2之间设置两道加强筋4,每道加强筋4的上端分别与顶部侧板1固定连接,每道加强筋4的下端分别与底部侧板3固定连接。顶部侧板1与左侧板5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顶部侧板1与各加强筋4之间分别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顶部侧板1与右侧板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部侧板3与左侧板5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部侧板3与各加强筋4之间分别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部侧板3与右侧板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仪征市海润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仪征市海润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光源和具有该LED光源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细径拉伸合并型喷丝孔